道:“此人已废,后不知所踪,还请司徒大人明鉴。”
司徒晴月眯了眯眼,警告道:“上清宫再出一次事故,除宗。”
说罢,身形消失无踪。
卫老在一旁看的愈发惊疑:连武圣都未踏入,周身一丝灵机都未动用,竟已有如此霸道之威?
这世道
何时变得如此陌生?
若是他来接那一剑,也不知能否接住
他自是不知,司徒晴月至少再蓄能一个月,才能再斩出方才那样一击。
而斩出一剑后,她此刻也仅剩丝丝自保之力。
再者,黑发老鬼多少也是死在了大意之上
不过无论如何,御刑司司徒晴月之威名,必将再次大盛于天下。
京城。
毕竟是国丧期间,虽然已经有永平天子的遗诏公布天下,不要求民间禁婚丧嫁娶饮酒等,体现“礼不下庶人”之道,避免过度影响民生。
但京城百姓,还是多自发的“成服三日”,禁绝饮乐。
李为舟也乐得轻松自在,有大司正的那句“方外之人”,他连进宫哭灵的戏码都不用去演。
当然,李家还是派了李长平当代表,日日进宫哭一场。
没人会笑他谄媚幸进,无数官员想要结交他,只因昨日在紫宸殿那番话,不仅震撼了无数读书人的心,更深深刻入了稚童天子的心里。
有这份功劳在,可保三代圣眷不衰。
再加上那番读书人的风骨之言,李长平不管在天家还是在读书人中,都当得起“新贵”二字。
李为舟乐见其成,他每日行走在大街小巷,按着李长安提供的单子,去珠宝市街上那二十六家炉房、金银门市一家一家的扫货。
当然,每进一家,都会隐秘相谈,暂时未引起太大的动静。
那么大的生意,商家也不是傻子。
李为舟估计是他们这辈子遇到过,最豪奢的买家。
尤其是各家的镇店之宝,动辄用三年五年甚至更长时间制作出的头面、簪子、镯子、戒指、明盛灯和各类金饰物件儿,一个没放过。
而在李为舟看来,这些宝物皆有鬼斧神工之技法。
别说地球那边的狗大户,就连他看着都觉得太好看了。
虽然动辄几千数万两银子,也被他全部买下。
银子对他来说,不值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