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333章 《国术演义》(3)

节了。

从那以后,古龙的作品简洁得厉害。

书中的年代没写、环境没写、很多细节都没写。

比如:天涯明月刀。

看上去,干巴巴的,全靠人物和剧情支撑整个故事。

这种写法,给影视改编带来了不小的困难。

编剧和导演都不知道他这些的故事应该放在哪个朝代的背景下来拍,做场景布置的时候,也有点不知道该怎么下手、如何布置?

曹胜每次想起这事,都怀疑这是古龙对那些编剧和导演的报复。

他当然不会学古龙的这种写法。

但也不会学卧龙生、梁羽生等传统名家的写法。

他除了是一个写手,还是一个资深网文书迷。

他很清楚很多读者都和自己一样,对中的环境等细节描写,都很厌烦。

没耐心看那些枯燥的细节描写。

但想要让读者在看的时候,脑中产生画面感,写的时候,细节描写又必不可少,怎么办?

神机的写法,让曹胜明白该怎么写。

可以少描写环境,将更多的细节描写落在每一套功夫的细微处。

简单说就是将每一套功夫,都掰开了、揉碎了写,将每套功夫的每一招、每一式都描写得很详细。

并且,多用比喻,用各种比喻来描述每一招每一式,乃至每一套功夫的特点。

比如:飞马踏燕这一招。

龙蛇演义中,在描写这一记杀招的时候,主角先是看见飞马踏燕的雕塑,一匹奋蹄狂奔的骏马雕塑,其中一只凌空将要踏下的马蹄下,踩着一只展翅飞翔的燕子。

用这种雕塑,让读者直观地明白这一招的灵感来源和招式的大致模样。

之后,是精通这一招的高手,现场给主角演示这一招是怎么施展的。

这是进一步让读者了解这一招的打法和特点。

再之后,是主角一遍又一遍苦练这一招。

这又是更进一步地让读者了解这一招。

如此再三,让读者在看这段剧情的时候,对这一招就了解得透透的,想到飞马踏燕这一招,脑中就能想象出这一招施展时的情景。

最后,主角在和敌人对决到关键时刻,抓住一闪而逝的机会,在最合适的时机,突然全力施展出飞马踏燕,一经使出,立马逆风翻盘,将对手干翻。

试问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