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24章 小亭喝茶(2)

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未等高玥在心中念完,已然盼了许久的杨正道面色红润,神色振奋。

“好一个乱花渐欲迷人眼!好一个浅草才能没马蹄!好诗啊!许谦小友,老夫果然没看错你!”

何书墨正准备提要求。

但杨正道忽然笑眯眯地搂住他的肩膀。

“许小友,你这诗可有名字?”

肯定有名字啊,钱塘湖春行嘛

但是看到杨大儒殷切的眼神,何书墨只得道:“不知杨大师有何建议。”

“你这首诗与我有缘,而且你本来就是写给我的。我看不如就叫‘赠杨正道’好了。简单易懂,不会产生歧义。何况这诗能够完成,也有老夫研墨一份功劳,你说是不是?”

你这算盘珠子都崩我脸上来了。

“那我的事情”

“好说,都可以谈,都可以商量嘛。”

京城,太常寺少卿,陈锦玉府。

此时的陈府中,正举行一场小型宴席,几位身着君子衣袍的中年人,投壶饮酒,好不快哉。

酒过三巡,便是该说心里话的时候了。

一位年轻男子酒劲上脸,愤愤不平:“这一次朝堂争锋,我们主推的兵甲失窃案,寸功未得。反而被妖妃利用,伤及自身,停职了好几位师兄弟,把云庐的脸都丢干净了!”

“谁说不是呢!这赵世材前几天还号称是三年时间,精心筹备,结果真到了对峙的时候,他被怼得说不出话,分明是什么准备都没有嘛!”

“对啊,要说妖妃狡猾,赵侍郎一时失察,这我们也认。但是,关键在于,这赵世材出师未捷,丢尽脸面,结果魏相他轻轻揭过,这怎么服众?”

“兄台别说了。谁不知赵世材是魏相爱徒。他能坐到今天的位置上,私底下不知拜过多少次老师。”

“要我看,真论治国理政,赵世材远不及咱们的陈师兄。”

“不错,当年,若是老师肯学魏相出山,以老师的名望,如今楚国朝局,岂会让他们那一派一家独大?”

“师弟慎言。都是同朝为官,哪有这派那派,不过都是为国效力。”

陈锦玉坐在主位,打断了师兄弟的谈话。

想当年,魏淳不过是云庐书院的教书先生,按排名,还排在他老师大儒沈明修之后。

结果短短二十年后。

魏淳声名鹊起,连带赵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