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馆的是马尔克斯的弟弟,这是一个完全的门外汉。”
“他根本不知道什么是作家来的信,也许我的信已经在哥伦比亚的某处变成了回收纸浆。”
“但我至少知道了怎么联系到马尔克斯的弟弟,这个门外汉。”
“让我们问一下,那一朵黄玫瑰,到底代表什么?”
其实吧,我小时候看百家讲坛,看了不少这个人的讲解,当时看的津津有味。这里是塑造人物角色的一种写法,也就是此人非彼人,“他”是一个必须被具象化的矛盾集合体,“他”真正只代表里面的人。现实中搞不好是个很有趣的小老头呢,不要对他有意见。
之前有人聊到了黑神话里面的袈裟,那里面就是一个因一念之差,而从大善人变成了大恶人这么一个事儿。也许,余切的才华就是那一件袈裟。
马尔克斯的故居成了纪念馆是译者黄津炎说的,他于1988年去了哥伦比亚,马尔克斯的亲弟弟接待的他。然后解释了很多黄津炎翻译错、理解错的地方。
今日没了,明日再更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