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七十章 《我们俩》(1)

历史上,张守任为约到好稿,常常会和作者彻夜长谈:“如果明天就死了,你一生中最感动的事情是什么?”

作者给出答案之后,张守任就道,“我只要你这个,别的我不要。”

约完稿后,还会帮作者筛选信件,告诉读者们的态度,处理后续的改编事宜。他本人也是个散文家和俄、英文学翻译者,堪称是编辑圣体。

因此很少有能让他感到棘手的,然而余切这篇却做到了。

张守任不愿再浪费时间,老实道:“说实话,我看没有大撒把那么吸引人,故事没有那么新,但很朴实,足以刊登进十月而且,我也不知道要改什么,它太完整了。”

王世民一拍大腿:“完整还不好吗?余切是个写的‘快枪手’,可不是说他只是写的快,他的完成度是很高的尤其善于调动读者的情绪,他每一个都有让人忍不住流泪的场景。”

是的,张守任点头,“这个我们俩也是这样。”

“我们俩这个故事的看点,就是原先相互处不好的两代人,逐渐产生亲情和理解,最终胜似亲人的过程——余切,你怎么想到这个题材的?”

余切说:“高考恢复后,挺多年轻人头一次来京城,挺多老京城人头一次接触外地学生,我就观察到有这么一个事儿,就写下来了。”

张守任问:“那为什么是女学生和无儿无女的老太太?”

“因为这俩都是文学创作上偏弱的一方——写这个文章,就是要唤起读者对外地学生,对孤寡老人的关注,所以要用偏脆弱的女性形象。”

我们俩讲个啥呢?

女学生小马因为实习单位没有分配到住处,就凑钱来老太太家里住。

一开始,产生了许多矛盾,年轻人和老年人间的,外乡人和本地人间的

冬去春来,几个月过去,小马单位给她分配了更好的宿舍,两人要分开了,这时候却已经生出了亲情。

“真搬走了?真搬空了?真搬空了就这么搬空了?”

小马搬空的不仅仅是她的东西,还有老太太的心。

张守任还表达了对余切情节设计的欣赏:

在最后,老太太身体每况愈下,脑子不太灵光了,但老太太仍然会在走到门口的时候,忽然那么一喊:

“小马?小马——”

张守任说:“这个情节,让我看到了她们的情是真的,一开始,是小马需要借用老太太的房子住

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