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台给了个观众反应——诶,还有几位熟悉的领导。在那咧开嘴乐得不行。
这节目吧,不算是特别有趣。主要是秀贯口的。
八十年代的小品,还喜欢搞点这种技术流,纯靠幽默台词来吸引观众,演员口齿伶俐。这会儿还有很多人靠听收音机来“观看”春晚,因此这类小品很受欢迎。
每年都要安排这么一些节目。
后来就不行了。
搞的就很复杂,那都有点光污染了。
余切左右张望,全家人看的入迷了,尤其是提到了“余切”时,简直是笑声不断。
就连张俪和陈小旭也是。
也对,bbc那科教节目跟我学英语,都能被观众如痴如醉的看,这事儿搁在后世谁能想象得到?
余切有点索然无味。
怎么余光钟还没上来?
这一年的费翔呢?
余切记得,原时空里面费翔穿了个火辣辣的紧身裤,扭动下肢,这对当时来讲非常大胆。
以至于后世看到的都是上半身版本,传言当年直播的时候,那是没有裁切过的,导演拍板说:“这有什么!我们是新时代了!就这么放吧!”
87年的春晚很经典,余切上辈子都看了挺多次。不能说倒背如流吧,那也得是熟记在心了。
让他觉得有意思的点,就是那些因为他的缘故,让节目发生了些许变化的场面。
不料,之后便和记忆中基本一样了。
“济公”游本昌老爷子演了个“孙二娘”,男扮女装,而且是哑剧。他表情活灵活现,分外灵动。
直让余切感慨:真正的老戏骨年轻的时候,就是戏骨了。那有的演员只是因为老了。
——轮到了李双桨上台。
这位也和余切算半个战友,一起上过老山前线。李双桨在前线唱了足足几个小时的歌,不带停的。
血战老山写出来后,估计还得去前线一趟。指不定又遇见了李双桨。奔赴前线的慰问团一直有,各省、各组织、各级别领导都来过,二次、三次的也不少见。
87年、88年还发生过几次战斗,炮兵大发神威,情况基本上就是凯旋、凯旋和再凯旋。情况和前几年早已不同了。
终于轮到费翔上场,只见到他明显比其他人高出一大截,献唱故乡的云。
余妈说:“哟,这小伙子长得有点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