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
“”
苏彤想来想去,居然还是不知道。他只能模棱两可的说:“你按照你自己的想法来,不要留什么遗憾。”
学生肯定不满意这种回答,他要的是像余切那样直接的讲:你去,或者不去。
但苏彤只能这么说了。
这下,苏彤忽然明白了:
不是那些文学家不愿意回答,不愿意关心人们的生活。而是他们无法关心,他们有自知之明。
文学家一脱离他的小圈子,发表自己的高见,在专业人士看来就很荒谬了。话越多越错。
可余切总能讲几句话,这是不容易的。这是他本身所具有的能力,一种洞悉时代的能力,好像他是未来的人一样。
最厉害的家,他最厉害的能力,却不是写!
苏彤想通这一点后,非常兴奋。
钟山杂志社。
在接连被拒稿后,苏彤又找到了新的写作灵感。他拼命的踩自行车,回杂志社分享自己的见解,“文学家最重要的能力不是写,而是洞悉力,是眼光啊!这是文学的灵魂,他知道这个时代需要什么样的声音”
钟山杂志社的总编徐钊淮见到他很热情,耐心听完后笑道:
“我们也正在思考这个问题!人民文学的王濛很不满现在的文学探索,他认为‘我们坏了大好局面’,重技术而轻实质。”
“我们正在为王濛的发言开研讨会,他毕竟是作协主席。苏彤,你既然来了,你也发表你的意见!”
苏彤讲起了在金陵艺术学院的事情,然后道:“我想到了春晚的乡愁,那首诗为什么厉害?我从前不好解释,现在能解释了。它是符合文学的本质的!”
“余光钟发出了两岸人民想要发出的声音,所以他的诗厉害!他的这首诗,和他辞藻华丽的文风完全不同,他是‘妙手偶得之’!”
徐钊淮惊讶道:“你倒是比王濛说的好。我们搞的文学探索,说实话就是王濛来带头的,现在情况失控了,各地都在写实验性的文学。他又说我们坏了他的局面。”
“你很有见解,应当作为主讲人!我们的研讨会要开上三天!”
——
燕大,“饭补”政策已施行近一个月。
一到发票的时候,排骨窗口全都是人。
之前统计全靠食堂阿姨的记忆力,认脸。现在因为人太多,很难说清楚谁是贫困的,谁是不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