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139章 最后一个文豪(二)(4)

“为什么你对我们抱有这么大的敌意?余先生,我们尊重您,您是一个伟大的作家,可你胸中总有一股燃烧不尽的烈火,这种烈火是否有一天会焚烧到你自己?”

余切反而笑了:“你既然要介绍我的文学之路,你就要讲我为什么是个民族主义者,我不是生下来就是这样,我正是因为成长了,知道了历史,我才选择成为一名民族主义者。”

“如果这里面有一种烈火,那也是我主动引来的烈火。我还要告诉你,要么录制完全,要么就不要录制,这是我的态度。”

最后节目组扛着压力,花费了大量时间研究这一惨案,在余切肯定后才进行下一步。因为他们做节目要做出深度,就必须从那些影响到余切思维的细微事情中探讨,逐渐向观众说明:

你所看到的这个余切,他为何是这样的人?

如余切所说,这种事情是无法避开的,是影响他思维方式的关键记忆之一。

“余老师太受欢迎了!他最近的访谈收视率都很好!”随访的邵琦感慨。

刘祥成分析说:“其实这些观众里面,海外华人观众占了数百万。国内更不知道有多少!余教授的主要舞台还是在他的同胞这里,他们可以不计代价的支持余切,就像一种文学上的集会运动一样。”

在任何主要的城市,余切都能遇到呼唤他名字的华人,无分年龄,没有职业差别他们大多自发的尊重余切。

随访的邵琦、刘祥成两人积累了很多素材。

“余切受到了人民群众的广泛喜欢,他是人民艺术家。”邵琦说。

刘祥成依旧是从宗教领域来讲这件事情:“当年披头士英国一演出就是万人空巷,约翰列侬说,他比上帝还要受欢迎,我从前以为是夸大,现在我知道是真的。”

上帝?

邵琦忽然说:“这句话我听过,我在哪听过在哪呢?”

“请你务必要想起来!”刘祥成激动道。

“对了!”邵琦说,“我想起来了。余切在看你那幅世纪之握照片构图时,说从这个角度来看,他就是上帝。”

刘祥成一时被震撼得头皮发麻。

他忽然怀疑照片到底是自己拍出来的,还是余切那会儿有意识的摆出了这个画面。

而且这句话的梗太多了,如果以后余切不行了,这就成了文坛的顶级回旋镖,如果余切更上一层楼,那更有传奇色彩。

我就是上帝!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