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144章 当余切开始审判(2)

纪。”

邵琦笑了。

“余老师,你刚才对王烈先生的预测,我当然是不能写到新闻中去的可我确实经历过,我恳请你以后允许我写回忆录。一定有很多人想知道,我们这个时代的事情。”

“我完全的支持你!”

车到大使馆门口,邵琦又抓紧时间说:“我一岁的姑娘前些天抓周,她拿到了一只派克钢笔。我知道你的妻子有备孕的想法,我想把那一支笔寄给你们作为我对你孩子的祝福。”

张俪还没怀上呢,着什么急?

她要考大学,难不成大着肚子去高考。

不过,余切却听出来邵琦有话要说,她的话又多又赶。

“你要高升了?”他试探着问道。

这一年,邵琦跟随余切的采访做的很成功,恐怕有几亿人看过邵琦的报道。她的文字真挚朴实,既有女性的细腻,又不失记者的客观性。

照理来说,她应该高升才是。新化社很缺乏国际人才。

余切甚至有些舍不得,因为这一年来,他和邵琦早已经成为了朋友。

然而邵琦却说:“社里面想让我去港地那边做副社长,我拒绝了。”

“那你要去哪里?”

余切已经有不详的预感。

邵琦知道刘祥成在东欧,她肯定有意打听过。

果然,邵琦说:“我下半年就去塞尔维亚的贝尔格莱德。我本来就是学塞尔维亚语的,祖国培养来我,我不能耍性子。”

塞尔维亚?

难道非得去这个鸟地方?

余切将车停下,故作平淡道:

“也不一定非要塞尔维亚吧你孩子生下来,我记得你就没怎么在家里过,你也是个妈妈。”

邵琦笑了:“我这是向你学习。你最近在驳斥读书无用论,我觉得正是因为那些读过书的人,却没有做一个读书人的事情,所以社会上瞧不起读书。”

她的话一说出来,几个人都回头看她。就连大使馆门口,刚出来迎接的韩大使也愣住了,忍不住听她把话说完。

只听到她说:“我本来是大兴安岭的建工处的工人,如果不是读上了大学,学了外语,我不会见到你这样的人。过去的一年,我虽然带来了许多报道,也真实见到了国外和国内的差距。”

“应该说,美国是一个美丽的国家,可我并不崇拜它。我希望有一天,我自己的国家也能让人羡慕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