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566章 肤若凝脂者,工资日结(2)

好,喝酒、叹气,教我背诗。

我五岁便能诵诗,七岁便可习作。

十岁那年,他咳着血,满脸欣慰地夸我,吾家有女初长成。

......

各朝古人看着鱼玄机的开局,感觉不好也不差。

虽说日子清贫了一点,但她却是极有才情。

若是她能被好好培养,走上正道,那必定是名满天下的才女。

......

我爹弥留之际,枯瘦的手紧紧攥住我的手说,闺女,将来一定要做个清清白白的读书人。

话刚说完,他就咽了气。

我盯着他嘴角的血沫子,心里忍不住嘀咕,您老倒是走得洒脱,可那药钱还欠着呢。

实际上,他那口棺材的钱,还是我娘厚着脸皮向隔壁张屠户赊账来的。

家里本就没什么积蓄,这下更是入不敷出,难以继续维持开支。

年仅十岁的我,便随母亲搬到了那鱼龙混杂、纸醉金迷的烟花柳巷。

......

各朝的读书人眉头微微一皱。

孟母三迁的故事,他们耳熟能详。

孟母为择善邻,迁居三次,只为给孩子选择良好的居住环境。

反观鱼玄机的母亲,却是主动搬到了烟花柳巷。

这样的话,鱼玄机在青楼旁长大,从小便对青楼的腌臜之事耳濡目染。

待其长大,性情难料啊!

......

搬进平康坊后,我娘给小红们缝补裙子,我给小红们写情诗。

我这文学天赋,终于有了用武之地。

十二岁那年,我变成了红灯区首席文案。

专攻以下领域:

替老鸨们写创业标语,“肤若凝脂者,工资日结”。

帮嫖客们写分手信,“从此萧郎是路人,记得还钱”。

教龟公们算高利贷,“九出十三归,少个铜板打断腿”。

偶尔,我也会望着那漏雨的茅草屋顶,想着写这些艳诗,我究竟算不算得上清清白白呢?

......

一些古板一点的士大夫此时重重的哼了一声。

此举怎么可能是清清白白!

女子,就应恪守妇道,老老实实地在家相夫教子,且言行举止皆是要符合礼数。

写艳诗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