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小节二:船内的千年(6)

后修复成功时,第五代船长在“记忆墙”上刻下:“基因是生命的密码,我们要守护好每一个字符,因为它们代表着地球的希望。”这次危机也让中间世代更加重视“基因库的维护”,他们建立了“基因备份制度”,每百年对生命库的基因序列进行一次全面检测,同时将原始数据备份到三个不同的存储区域,防止数据丢失。

当代船员(第16代)在维护知识圣殿的光脉网络时,发现部分传感器故障,导致云民无法正常接入“意识-数据”双存储系统,影响了知识的传承。莉娜的父亲(第16代植物学家,同时擅长光脉技术)主动加入“修复小组”,他发现故障的原因是传感器的连接线老化,而这种连接线的材料在飞船内无法生产,只能从“备用零件库”(第一代留下的)中寻找。

备用零件库位于飞船的最底层,常年处于低温状态,里面存放着第一代留下的各种零件。修复小组花了3天时间,在堆积如山的零件中找到了匹配的连接线,成功修复了传感器。这次事件后,当代船员建立了“零件档案”,将备用零件库的所有零件都进行了扫描和分类,标注用途和使用年限,方便未来查找——莉娜的父亲还在档案的扉页写了一句:“第一代留下的不仅是零件,更是对我们的信任。”

五、时间的痕迹:千年的“实体见证”

千年的时间在“播种者号”上留下了无数实体痕迹,这些痕迹不是抽象的数字,而是能触摸、能看见、能感知的“活历史”。

中央生态园的“记忆墙”长20米,高3米,是用飞船外壳的剩余材料打造的。每代船员都会在墙上刻下重大事件:启航纪念日、生态危机的解决、基因修复的成功、重要船员的逝去刻痕的字体各不相同,有的工整,有的潦草,有的还画着小图案——比如第10代船员刻下“收获节大丰收”时,旁边画了一个笑脸的小麦穗。

墙的最顶端是第一代船员刻的“播种者使命”:“我们携地球的生命与文明,驶向星海,为未来播种希望。”每代船长继任时,都会在这句话下面刻上自己的名字和世代编号。到莉娜这一代,墙上已经有17个名字,每个名字都代表着一段岁月,一段传承。

中央生态园的“记忆橡树”如今已长到15米高,树干粗壮,枝叶繁茂,树冠覆盖了整个“橡树区”。树干上刻着每代船员的“世代标记”:第一代是“g1”,用万斯的钢笔刻的;第二代是“g2”,用莉莉安的小刀刻的;直到第17代,莉娜用激光雕刻机刻下“g17”,旁边还刻了一片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