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111章:百越自治的推进(2)

向汉人学习新的农耕和手工业技术,而汉人商人也开始接受百越人的传统产品,如香料、木雕和珍珠等。这些商品通过龙皇岛流向中原,为岭南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与此同时,项龙还在桂林郡设立了几个试点市场,鼓励百越人和汉人以平等的身份进行交易。这种尝试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不少曾经对汉人抱有敌意的百越部落,开始主动与汉人建立贸易往来。

经济的融合为文化的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基础。项龙提议在岭南举办一场“文化交流节”,让百越人与汉人展示各自的传统技艺和艺术。

这场交流节在龙皇岛举行,吸引了数千人前来参加。百越人表演了他们传统的祭祀舞蹈,展示了独具特色的乐器演奏和歌谣,而汉人则带来了精美的书法、绘画和杂技表演。

“这是我第一次看到汉人的书法,原来可以这么美。”一名百越青年兴奋地说道。

“百越的舞蹈充满了力量与韵律,真是令人惊叹。”一名汉人官员由衷地感叹道。

文化交流节的成功举办,让百越人与汉人之间的距离迅速拉近。许多百越青年开始主动学习汉字和中原文化,而汉人也开始对百越的传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当然,项龙的改革并非一帆风顺。一些百越部落的保守势力认为,汉人通过经济和文化的渗透,正在逐步侵占百越的独立性。他们对项龙的政策表示强烈不满,甚至开始号召民众抵制合作商会和百越议会。

“龙使者虽然聪明,但他的聪明未必是为了我们百越好。”一名反对者在集会上说道。

面对这些质疑,项龙并没有直接进行辩驳,而是通过百越议会,邀请这些反对者参与政策的制定。他耐心地倾听他们的意见,并承诺在尊重百越文化的前提下,进一步调整政策内容。

这种开放的态度逐渐化解了部分反对者的敌意,一些原本持反对态度的百越部落,开始愿意试探性地参与合作商会和议会事务。

随着时间的推移,百越部落和汉人之间的隔阂逐渐消失。在项龙的推动下,岭南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桂林郡和苍梧郡的农业产量显著提升,贸易往来日益频繁,百越的文化也在这种融合中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

“岭南真正的未来,不是对抗,而是融合。”项龙站在龙皇岛的高台上,眺望着远方的海洋,他的目光中充满了坚定与希望。

在项龙的努力下,岭南的经济和文化交流初见成效,但他深知,真正的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