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龙见双方争执不下,心知再争论下去只会激化矛盾,便起身缓缓说道:“赵郡守所言不假,屯田的确是安民之策。但各位长老的担忧也有道理,若不分青红皂白地开垦,百姓难免会对新政心生抵触。”
他转身对长老们说道:“不如这样,由各部落自行推荐可开垦的土地,并参与屯田管理,这样既能保留你们的传统,也能保证粮食的充足供应,诸位意下如何?”
长老们交头接耳,最终点头同意。赵光虽然勉强接受,但神色间显然对项龙插手之举有所不满。
议事结束后,赵光将项龙叫到书房,直言问道:“项先生,方才之事,似乎是在偏袒那些百越部落?”
项龙微微一笑:“赵郡守误会了。我的提议并非偏袒,而是为了避免激化矛盾。若百越人因土地问题心生怨恨,恐怕苍梧郡的局势会更难控制。”
赵光冷哼一声:“项先生的话听起来冠冕堂皇,可这岭南终究是赵家的岭南,岂能事事退让?”
项龙心中一沉,赵光这番话虽未明说,却已显露对百越人的轻视。他平静地说道:“赵郡守,苍梧郡的确属于赵家,但若没有百越人的支持,汉人如何在这片土地上长久立足?治理之道,在于和辑而非强制。”
赵光沉默片刻,最终挥手让项龙退下,但他心中的不满却没有消散。
随着项龙在苍梧郡的调解作用愈发明显,百越部落对他的信任逐渐加深。一些部落甚至主动向他请教如何在新政下保持自治权。
一次私下会谈中,一位百越长老说道:“项先生,您既然能为我们争取到土地,是否也能帮助我们获得更多的自卫权?”
项龙摇头说道:“自治权可以谈,但自卫权需慎重。赵将军对岭南各部的军事力量十分敏感,若此事被误解,恐怕会招致不必要的麻烦。”
长老叹息一声:“可我们百越人若没有自卫能力,又如何能在岭南真正立足?”
项龙沉思片刻,建议道:“你们可以向赵郡守申请组建地方巡逻队,名义上为苍梧郡服务,实际上可以加强部落的防御力量。”
长老眼前一亮,连连称赞项龙的智慧。
几个月后,苍梧郡逐渐进入平稳状态,但项龙的处境却变得愈发微妙。他既要维系赵光对自己的信任,又要确保百越部落对汉人政权的接受度。这种内外平衡的压力,让他感到身心俱疲。
赵佗却在此时再度来信,要求项龙迅速制定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