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114章:遗志的萌芽(4)

并非与我们对立,而是百越人与汉人共同繁荣的见证。”项龙解释道,“比如,允许百越人继续祭祀奀妹,但必须加入对赵佗大王功德的歌颂。同时,推动以奀妹为主题的歌舞和工艺品,进一步扩大她作为岭南文化的象征,而不是作为对抗的符号。”

赵光依然犹豫:“这样做会不会适得其反?他们会不会以此为借口继续煽动反抗?”

项龙摇头道:“反抗需要理由。如果我们给予他们足够的文化尊重,并以和平方式与他们共存,就能消解这种理由。”

赵佗最终拍板:“项龙,你负责这件事。我不希望看到奀妹的名字成为未来的不安因素。”

项龙迅速展开行动。他首先在苍梧郡和桂林郡内推行“山魂庙”的修建计划。山魂庙既保留了奀妹的形象,也融入了赵佗的统治理念。这些庙宇成为百越人和汉人共同祭拜的场所,象征着两种文化的融合。

“我们并未放弃我们的文化。”在一次祭典中,一名百越老者对身旁的年轻人说道,“但也不必与汉人为敌。奀妹首领的愿望是保护我们,而不是让我们陷入无休止的战争。”

与此同时,项龙推动了一系列文化交流活动。例如,他命人在龙皇岛举办一年一度的“百越节”,展示百越的传统舞蹈、音乐和手工艺品,同时邀请汉人参与。

“文化并非阻隔,而是桥梁。”项龙在一次会议上说道,“只要我们让百越人看到,他们的传统得到了尊重,他们就会更愿意接受我们的治理。”

这些活动逐渐赢得了岭南百姓的支持,甚至连一些对汉人统治持怀疑态度的百越首领,也开始对赵佗的统治体系改观。

奀妹的追随者对这一切感到复杂。一方面,他们看到奀妹的名字和精神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传播;另一方面,他们也意识到,这种传播正在被赵佗的政权所利用。

“我们该怎么办?”一名年轻的百越战士问何原,“继续推动奀妹的精神,还是抵制这种融合?”

何原沉默了许久,最终说道:“奀妹的遗志不是仇恨,而是百越人的尊严。如果这份尊严能在和平中实现,又何必通过战争去争取?”

尽管心中依旧对赵佗有所不满,何原决定暂时搁置反抗计划,将更多精力放在百越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上。他在龙皇岛建立了一座私塾,教授百越的语言和历史,希望用教育的方式让百越的传统世代流传。

夜深时分,项龙再次站在龙皇岛的高台上,俯瞰着夜色中的岭南。他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