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86章:调整赋税稳民心(3)

干涸的沟渠。村民们衣衫褴褛,面露疲惫。

村长老周迎上来,拱手道:“大人,我们这里地处偏远,田里的水靠天收,遇到干旱年景,庄稼全死了。这几年收的税虽然少了,但没水灌溉,地还是种不出来啊。”

苏锦瑟蹲下身,与一位挑水的妇人攀谈:“这位大嫂,一天挑几趟水?”

妇人叹了口气:“这山泉水一天才出那么点儿,家里六口人够喝就不错了,田里的庄稼也顾不上。”

苏锦瑟听完,眉头微皱:“村里有没有其他水源?”

村长摇头:“有是有,可都在山里,路太难走,挖水渠太费钱,我们这些年想修都没办法。”

听到这儿,苏锦瑟当即决定:“水是根本,没有水什么都免谈。从现在起,立即着手修渠!所需银两由商会拨款,我还会派工程队来帮忙。”

村民们面面相觑,随即爆发出一阵欢呼声:“多谢苏大人!”

回到商会总部后,苏锦瑟迅速拟定了一份修渠计划,动用商会的资金与人力资源,集中解决水源问题。她不仅聘请了岭南本地的工匠,还从外地请来了专精水利的工程师,共同制定科学的施工方案。

会议室里,负责工程的总管黄师傅提出疑问:“苏大人,这些山村分散,修渠的成本高,而且时间也长,万一资金不足怎么办?”

苏锦瑟沉思片刻,说道:“工程必须分阶段进行。我们先挑几个重点村,修好主渠,然后逐步扩展到其他村子。资金不足的问题,我会亲自向叶大人汇报,想办法筹集。”

赵明廷闻言,主动接过话头:“修渠不仅是民生工程,也是提升我们影响力的好机会。许多商人愿意出资,只要我们给他们一些后续合作上的优惠。”

苏锦瑟点头:“好,就按照这个思路办。我们不仅要让水渠修起来,还要让百姓看到,这是一项造福子孙后代的事业。”

几个月后,第一条主渠终于竣工,水流顺畅地灌溉到了数十个村庄。村民们扶老携幼聚集在渠口,看着汩汩流淌的清水,激动地流下了眼泪。

“这水来了,我们的田地就有希望了!”

“多亏了苏大人和叶大人,真是菩萨心肠啊!”

水利问题初步解决后,苏锦瑟将目光转向了基层官吏的整顿。她发现,许多地方官吏不但不作为,还借着商会的名义敛财,严重破坏了叶长歌团队在民间的形象。

“这些蛀虫必须拔掉,否则我们所有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