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五十五章 迷茫的年轻人(3)

的鼓励和暗示,冯小军就顺杆子往上爬......适合当销售?

“那必然是,社会主义接班人必须是人才。不过你对这行有兴趣吗?初期面临枯燥的基础工作,不仅要掌握现代建筑相关知识,还要学习传统建筑技艺......”

这么一说,他都觉得自己是个人才了,居然懂这么多!

果然,乐观精神是最好的兴奋剂。

接下来,他们谈了入行一系列难点,主要是陆砚说,冯小军听。

陆砚不得不在这之前把话跟他说清楚;冯小军面对这些陌生的知识点不得不多听多记。

“资质、履历,新人很难直接参与主要工作,难以获得实际项目经验。不仅如此,薪资待遇还拉跨,工作环境不如白领办公室,等等。反正先跟着咱们把老洋房做了,再考虑后面,你觉得呢?”

“哦哦,好。”

冯小胖总是回答问题回答得很快。

他以为这是智商高、反应快的表现,实则会留下年轻、不靠谱、没深度的印象。

话又说回来了,哪个年轻人不这样?

年轻,就是最大的财富!

手握财富,有点毛病怎么了?

“张哥!快下来把你高徒带走,今天务必在一片铭牌刻上冯大哥的名字!”

苏棠的点子很好使,从昨天到现在,张野铆足了劲希望自己的铭牌被挂墙上,以弥补学生时期没拿三好学生的遗憾。

“陆哥,他能上墙我把头给你!”

......

十天前预报的寒潮终于要来了。

比昨天稍稍凉爽些的午后,陆砚和小赵只是微微出汗。

这不意味着强度低,有可能是脑力劳动也说不准。

“雀替方案的彩绘部分我们拿好方案了,构件内部修复怎么说?”

“老木头在找,这个不难,老周把房梁补上以后专门给他几天时间来搞这个雀替。”陆砚说。

如果仅仅是这样的对话,还远远称不上脑力劳动。

听话听音,棋盘两边落子人和操盘手并不是同一个——虽然这个比喻不恰当,但形式上有相似之处。

小赵代表老赵的观点,老周在忙,同为木作的陆砚兼团队负责人便代替他发言。

一开始两人在撮合的其实是‘保护表面纹饰完整性与恢复结构强度’间的主次问题。

前者是彩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