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艘船三人一组,老渔民掌舵,年轻后生管仪器,还有一个记渔获。对讲机保持畅通,每隔半小时报一次位置。”
林宇嗓门洪亮,确保每个人都能听清,“遇到情况别慌,先联系总船,咱们互相照应。”
李长坤背着工具包,站在最前头的一艘船旁,正弯腰检查船底的缝:“都检查仔细了,别漏了任何一处,这可是第一次去远海,不能出岔子。如果出了岔子,就会砸了咱的手艺~!”
大牛和二柱跟在他身后,手里拿着小锤子,挨个敲着船板,听着声音判断是否牢固,两人动作熟练,比冬天刚学的时候利索了太多。
二妮也来了,手里拎着装满干粮的布包,给林宇塞了两个热乎乎的菜团子:“路上饿了吃,注意安全,别逞强。”
林宇接过团子,捏了捏她的手:“放心,俺心里有数,傍晚就回来。”
太阳刚跳出海面,试航的信号枪响了。
第一艘船由林宇掌舵,赵大勇负责探鱼器,李长坤则坐在船尾,眼睛盯着船身的每一处动静。
发动机“突突”启动,新船缓缓驶离码头,在海面上留下一道清晰的水痕。
后面的渔船跟着启航,几十艘船连成一串,像一条长龙在海上游动,岸边的村民们挥着手,欢呼声飘得很远。
驶出近海后,林宇加大了油门,发动机的声音变得更有力,船身平稳地切开海浪,一点不晃。
赵大勇盯着探鱼器,突然喊起来:“小宇!下面有鱼群!不小呢!”
林宇放慢速度,探鱼器上的红点密密麻麻,是冬季少见的黄花鱼群。
“试试渔网!”林宇喊道。
两个帮忙的渔民立刻拉起渔网,渔网刚下水没一会儿,就感觉沉甸甸的。
众人一起发力,渔网被拉上船,里面满是金黄的黄花鱼,蹦跳着溅起水花。
“好家伙!这一网至少有五十斤!”赵大勇兴奋地喊,“新船稳,拉网都不费劲!”
李长坤蹲在船边,看着船身在海浪里的起伏,点了点头:“发动机力道够,船底的缝也没漏水,不错。”
他抬头看见大牛和二柱在另一艘船上,正帮着掌舵的老渔民调整方向,两人动作虽然还有点生涩,但已经能跟上节奏,李长坤的嘴角不自觉地弯了弯。
可没过多久,对讲机里传来一阵急促的声音:“小宇!俺们的船有点不对劲!发动机声音发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