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帮你们对接餐饮连锁店,他们对新鲜海产的需求量很大。”
林宇眼睛一亮:“没问题!我们村的渔船都是当天出海当天回港,鲜鱼能保证在十二小时内送到广州。要是陈总感兴趣,下次我带样品过来,咱们再细谈。”
“那太好了!”陈建军笑着举起酒杯,“来,为咱们的合作,也为以后的鲜货合作,干杯!”
“干杯!”
林宇和张弛也举起酒杯,三人的酒杯碰在一起,清脆的响声在餐厅里回荡。
林宇看着眼前的陈建军和张弛,心里满是希望。
这次广州之行,不仅签下了干货订单,还为鲜货合作打下了基础,青山村的海产生意,终于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吃完饭,张弛开车送林宇回渔港。
签完合同的第二天一早,张弛就如约来接林宇,按照之前的约定,要带他去看看青山村干货的销售终端,市区几家大型超市和连锁餐饮店。
“林先生,咱们先去惠民超市的总店,那里人流量大,也是咱们第一批铺货的重点渠道,正好能看看消费者的反馈。”张弛一边开车,一边跟林宇介绍。
半小时后,两人走进惠民超市的干货区。
刚靠近货架,林宇就一眼看到了印着青山渔村字样的包装袋。
海带丝和海带结整齐地摆放在中层货架,扇贝干则放在透明展柜里,旁边还贴着“产地直供、无添加”的宣传牌。
林宇是万万没想到,他们的办事效率竟然这么高,这么快就将货品摆上了。
两人正说着话,超市王经理走了过来,看到林宇,热情地打招呼:“这位就是青山渔村的林老板吧?久仰!你们的货质量确实好,能不能弄一些新鲜的鱼获来卖?”
“新鲜海产?”林宇心里猛地一喜,眼睛瞬间亮了。
鲜货的利润比干货高不少,要是能打进超市生鲜区,无疑是拓展市场的好机会。
他下意识地往前凑了半步,刚想开口应下,脑子里却突然“咯噔”一下,涌上的喜悦瞬间被冷静压了下去。
他想起出发前跟谢宝运聊过的冷链问题。
现在这个年代,北方的冷链物流刚起步,像样的冷藏车没几辆,从青山村到广州,光在路上就得两天,为了保证鲜鱼不腐坏,得用冰袋一层一层裹着,还得每隔几小时换一次冰,成本比干货运输高了三倍都不止。
而且广州靠海,本地鱼获又多又新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