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也有,就是浸布条得用废棉花,我这不够,得让村里的人凑凑。”
“够了够了!”林宇心里一松,“我这就去召集人,咱们今晚连夜赶制,越多越好!”
没半个钟头,李叔家的院子就挤满了人。
王大春扛着一整桶煤油跑过来,赵大勇带着几个船员抱来一堆废棉花和布条,连村里的几个年轻媳妇都闻讯赶来,帮忙清洗玻璃瓶。
院子里的煤油灯挂了三盏,亮得跟白天似的,众人围着木桌,分工明确:妇女们负责洗瓶子、撕布条,男人们则往瓶子里灌煤油、塞浸油的棉花,李叔坐在旁边,手里拿着一根细铁丝,给每个瓶子的瓶口缠上铁丝,固定住布条:“这样扔的时候布条不容易掉,烧得也久。”
“李叔,这燃烧瓶扔出去能烧多久?要是掉在水里还能烧吗?”赵大勇一边往瓶子里灌煤油,一边问,眼里满是好奇。
“灌满煤油能烧个三五分钟...”李叔手里的铁丝不停,“掉在水里也能烧,煤油比水轻,会浮在水面上,正好能烧小鬼子船的船底,他们想灭火都难!”
林宇蹲在地上,给每个做好的燃烧瓶贴上一张小纸条,上面画着简单的火焰标记:“明天每艘船带十个,都放在船尾的木箱里,别靠近火源。扔的时候注意点,别烧到自己人,尽量往小鬼子船的甲板上扔,逼他们跳海,咱们再用渔网网他们。”
王大春灌完一瓶煤油,擦了擦手上的油:“小宇,有了这玩意儿,明天就算小鬼子有枪,咱们也不怕了!他们要是敢开枪,咱们就扔燃烧瓶,让他们顾着灭火都顾不上开枪!”
“就是!”一个年轻船员笑着说,“上次小鬼子用高压水枪跟咱们对轰,这次咱们用燃烧瓶反击,让他们也尝尝咱们的厉害!”
院子里的气氛热热闹闹的,没人觉得累。
妇女们一边洗瓶子,一边聊着家常,男人们则时不时说笑两句,手里的活却一点没慢。
林宇看着眼前的场景,心里满是暖意。
这就是青山村的人,只要有事儿,不管男女老少,都会齐心协力,拧成一股绳。
半夜的时候,第一批燃烧瓶做好了,整整五十个,摆满了两个大木箱。
李叔蹲在箱子边,挨个检查:“都没问题,煤油灌满了,布条也绑紧了,明天用的时候,只要点着布条扔出去就行,记住别用手碰瓶口,容易烫着。”
林宇让赵大勇和王大春把燃烧瓶搬到船上,每艘船的木箱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