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32章 《故事会》来人(求月票!)(2)

舵人了,只不过太年轻,挂个副职,后来凭借故事会的辉煌战绩,他还兼任了魔都文艺出版总社的社长,手握大权的风云人物。

魏明把两人请了进来,何成伟说明了来意,他是来送稿费的。

如此恋爱大概两千字,何成伟掏出一个信封,里面是15元,按照千字七元的最高标准计算还冒点头。

不过还没发表就支付稿费,而且还是副社长亲自送上门,这很不寻常。

之后何成伟如实讲了今天发生的事。

“我们今天开的这个会,是故事讲读会,各地故事大王们都带过来了新故事,可是我们编辑还有几位专家都不太满意。”

屈教授补充道:“都是些陈词滥调,然后我就想到了你那篇故事,拿出来请一位故事大王讲了讲。”

结果自不必多说,这篇故事赢得了满堂喝彩,毕竟哪怕在故事会历年所有故事中,这篇都算是值得一说的。

大家一致认为这是今天最优秀最成熟的故事,对他们的创作思路也很有启发。

何成伟从屈教授这里得知,这篇故事的创作者是一位文坛未来之星,和屈教授一样来自北大,是收获请来改稿的青年作家。

年仅18岁就能在收获发表小说,还是北大的,将来成就不可限量,必是文坛一擘!

这样的人物愿意给他们故事会投稿,这分明是折节下交,情操感人啊!

于是何成伟当即取了15块钱,要亲自给魏明送过来,再多就违反规定了。

顺便他也想听一听魏明对故事会的发展有什么看法。

能写出这样一篇好故事的作者,肯定知道读者想要什么。

“想要什么,想要好故事呗。”魏明说了句废话,然后进一步阐释了自己的观点。

“我们小时候都是听着故事长大的,大部分至今都还记得,而且很可能还会继续讲给我们的后代,故事的优点,那就是可以口口相传,让它获得更持久的生命力,这一点比小说更接地气儿。”

“接地气儿”这个说法何成伟还是第一次听到,感觉很形象。

魏明:“所以故事会需要的故事必须继承民间故事的长处,采用咱们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用白描的手法刻画人物,结构呢要明快简洁,故事呢要完整连贯,情节最好单线发展,还有尽量采用短句。”

何成伟回忆了一下魏明那篇如此恋爱,还真是完美符合他说的这几条,尤其是“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