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说的是法语,他们坐下后两个伙计开始给他们看画,不过那个法国人都不满意,其中还有吴作人的画。
老头本来要走了,又重新坐下,想看看这位法国友人最终会选哪位画家的画,如果翻译不懂画的话,自己也可以帮忙翻译。
他当初就是在巴黎高等美术学院进修的,所以法语他也懂一些,尤其是涉及艺术的专业词汇。
这可是赚外汇的好机会,荣宝斋的经理伙计尽量满足他的要求,拿出的都是精品。
不过他还不满意,正当吴作人准备询问他的艺术偏好时,这个人高马大的法国佬盯上了墙上相框里那几幅齐白石花卉工笔草虫了。
魏明这才意识到,原来这些挂在墙上的画也卖啊!
是了是了,怎么可能不卖呢,自己隐约记得,这组画后来被一位港商收藏,并在二十多年后拍卖出了上亿的天价!
而现在这组画的价格是1800美刀,相当于100美刀一幅,而且不单卖。
按照单位面积,这个价格确实贵了,但毕竟是精品,魏明觉得梅琳达那几幅可不如这个,早知道荣宝斋有这等好东西还去什么友谊商店啊。
魏明倒是很喜欢,不为它将来的天价,只为这是齐白石巅峰时期的作品,也是他最擅长的类型,是真的好看啊,可惜手上没钱了。
不过听到这个价格老外直接摇头,觉得太贵了,毕竟这些画每一幅都很小,而绘画作品的其中一个计价标准就是画幅。
最后吴老出手,用一口流利的法语跟对方直接沟通,然后忽忽悠悠让他买了一幅自己的画,掏了200刀,挺大的一幅。
就这一幅的分成,吴老两口子一年的笔墨纸砚花销都有了。
所以说掌握一门外语是多么的重要啊。
又为国家创外汇了,吴老非常开心,两人走出荣宝斋,魏明问喜气洋洋的吴老是怎么来的。
“坐公交车啊。”
七十多岁的人也骑不动自行车了。
魏明:“要不要我送您回去,我正好也要回家。”
“那就麻烦小魏了。”吴老也不拒绝,摩托车还快一些。
路上魏明特意骑得慢一些,省的把老爷子颠散了,同时也问了一些关于在荣宝斋卖画的事。
“平时一个月能卖一幅就算不错了。”
当然,他说的是荣宝斋一家,另外几大城市的友谊商店也能卖一些,每个月几百块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