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258章 集邮四大名旦(4)

者们的饥渴。

等魏明在收获的大长篇上了之后,也就显不出他们了。

这会儿雪姐正看着呢,魏明自然没法让他看,于是问道:“这个不急,苏社长你们开会都聊啥了啊?”

“其实也没什么,主要是交流感情,把自己刊物的一些有意义的经验介绍一下,哦,有个事跟你有关,明年作协要搞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奖,从77年到80年发表的作品都可以参选,到时候你估计会让评委们很难做啊。”苏晨笑着说。

魏明听懂了他的意思,自己这一年多主要产出的就是中篇,而且部部经典,尤其是牧马人和放羊班的春天这两部,艺术成分很高,都是奖项的有力竞争者。

但按照作协的一贯作风,每个作者顶多也就有一部作品获奖,那么多作者作品,岂能让一个人独领风骚。

魏明说了两句谦虚的话,又跟苏晨打听起这次会议上的文坛趣闻。

苏晨:“要说趣闻嘛,还真有,忘了是哪家杂志社的编辑,提出了一个文学刊物四大名旦的说法。”

“哦,哪四旦?”

苏晨:“收获老成持重,是为‘老旦’,当代以其理直气壮称称‘正旦’,十月清新潇洒,谓之‘青衣’,而我们花城以其婀娜多姿,花团锦簇的大好气象称‘花旦’。”

原来所谓的文学刊物四大名旦就是这个时候提出的啊,估计巴老心里得嘀咕了,我们一直对标的是人民文学,怎么跟你们几个新兵蛋子混一块去了?

除了收获,另外三家都是78、79两年冒出来了,无论底蕴还是发行量都没法跟收获比,这个说法有些强行捆绑了。

不过这种类似四大天王,四大才子,四小花旦之类的营销手法确实很好用。

原本南京的钟山,燕京的燕京文学跟他们三家段位差不太多,但四大名旦被读者广泛认可后,钟山和燕京文艺就有些掉队了。

魏明笑道:“这四大名旦我都发过文章,感觉还挺荣幸的。”

“那些小散文怎么能算,”苏晨摇摇头,“十月听说你的下一部作品在花城发表,都憋着劲要拿下你下下部作品呢。”

魏明苦笑摇头:“这个暂时还没什么思路,可能要让十月久等了。”

不过81年除了人间正道是沧桑,确实也该写点东西了,而且作为一名作家,他也想集齐文学界四大名旦成就,在每一部刊物上都有代表作。

聊了一阵,拖延了一些时间,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