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剧本下个月能发吗,如果不能的话,我得复印一下,看有没有哪家电影厂感兴趣。”
苏晨笑道:“我敢说,这个剧本一出,全国的电影厂都会竞相争抢的。”
昨晚苏晨是熬夜把剧本看完的,有些出乎他的意料,魏明写了一部比较通俗的母子亲情故事。
其实故事的背景涉及了知青下乡回城等情节,完全可以做成一部知青电影,但魏明并没有在那方面深挖,重点完全就放在了疯娘和小葫芦身上。
从文学的角度,这样的侧重点让剧本显得厚重不足,深度不够。
但苏晨也是搞了几十年文学的老人了,什么没看过啊,像妈妈再爱我一次让他在阅读过程中几度忍不住流泪,哭的像个傻子一样的作品不能说凤毛麟角吧,也可以说是一个都没有。
就凭这一点,这剧本拍成电影肯定会非常吸引观众的,母子亲情,这是人类最朴素的感情,可能比什么知青啊,伤痕啊,反思啊这类时髦的东西更能打动普通百姓。
苏晨表示12月就可以在花城看到这个剧本了,这样魏明也省的自己复印了,到时候直接抱着花城杂志跟电影厂谈就行了。
另外他还跟魏明确定了千字十块的稿费标准,三万五千字,入账350块。
送别苏晨后,关于文学刊物四大名旦的报道开始频繁见诸报端,造势开始了。
而这时收获又投出一个重磅炸弹,在刚刚发布的收获11月刊里,长篇连载的叶辛知青文学蹉跎岁月发布了下篇。
考虑到上篇在全国引发的广泛关注,于是这一期收获直接来了一个首印80万册,打破了之前收获的最高发行纪录,以收获单价,这个发行量的含金量比人民文学一百多万的还高。
而魏明也完成了人间正道是沧桑前面几万字稿子的修改,去收获编辑部换后面的稿子。
然后李晓林告诉魏明,从各方面渠道反馈,这一期收获卖的太好了,好多地方都卖到脱销了。
“我们打算再加印30万册!”
那也就是110万册,纯文学刊物,一本一块钱,这些要素放在一起,那可太可怕了。
这就是110万码洋啊,而一本收获也就四五十万字,以最高的千字十块计算,稿费成本也就四五千块而已,这一波,血赚!
魏明在计算盈利情况,而李编则打趣他:“接下来你的压力大喽。”
“啊?”魏明一愣,“关我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