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124章 :全国扩展开篇之战(4)

起手机拍照录像。

“这粤剧搭配岭南菜,好像真的把我拉回了小时候。”一名中年顾客感叹。

另一边,一对年轻情侣却对粤剧不感兴趣,正在翻阅菜单。系统适时弹出数据分析:

年轻客群更倾向于融合创新菜,建议主动推荐‘金牌陈皮牛肉卷’及其他创意菜品。

林粤生立刻指示服务员:“重点推荐几道适合年轻人的菜品,把他们的体验拉回正轨。”

经过一晚的运营,餐厅不仅座无虚席,还接到了许多预约电话。林粤生看到首日数据,信心更足了。

相比广州餐厅的古典风格,深圳餐厅则是一片现代化的景象。店内全息投影设备实时展现粤菜的制作过程,还有智能点餐系统,让顾客体验到科技带来的便捷。

“林总,咱们这餐厅的装修成本可不低啊。”运营总监刘晓东半开玩笑地说道。

林粤生笑了笑:“投资是为了更好的回报。这是深圳,高端人群对服务和体验的要求远高于其他地方,我们得做出差异化。”

开业当天,深圳餐厅邀请了数十位本地企业家参加试营业晚宴。大厅里,三维全息投影技术展示了一场“粤菜制作秀”,从“蒸、焖、煲、炸”等经典粤菜技艺,到最终呈现的一道“秘制花雕鸡”,每个细节都让人目不转睛。

宾客们一边品尝着菜品,一边议论纷纷:“这家餐厅不只是吃饭,简直就是一种享受。”

然而,事情并非一帆风顺。当天有位企业家提出了质疑:“林总,这科技确实酷炫,但会不会显得形式大于内容?真正的食客未必买账吧。”

林粤生笑着回应:“技术只是手段,核心还是菜品和服务。我们的目标,是让每位顾客既能品味到最正宗的粤菜,又能体验到独一无二的用餐氛围。”

系统在此时提供了补充建议:

建议优化全息投影的内容,增加菜品背后的文化故事,更好地增强顾客对品牌的情感认同。

“很有道理。”林粤生当即安排技术团队:“把投影内容换成岭南美食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别让人觉得咱们只是在炫技。”

广州和深圳餐厅的开业不到一周,就已经在当地引发了广泛关注。各大报纸和电视台纷纷报道,一些评论文章对餐厅的文化氛围和菜品创意给予了高度评价。

某天早晨,林粤生正在查看餐厅运营数据时,助手兴奋地跑过来:“林总,南方日报给了我们头版!标题是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