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种充满质疑的味道,转变成为“同好”之间的平等交流和探讨。
“老顽童这人,看似疯癫不羁,其实他是敢直面欲望的人,跟瑛姑的私情是对全真教清规的反抗,逃避则是因为无法承担世俗责任,最终接纳,也是一种对‘赤子之心’和‘承认责任’的调和”
聊到这,杨思远心中对宋到作者的质疑已经去了一大半。
诚然,一个有文化鉴赏能力,认真阅读过通篇的读者,也能做出这些总结。
但宋到对他各种问题的解读,不仅全都精准命中他对书中人物的理解,有很多点,是阅读过两遍,正在看第三遍的他,也没能想到的。
拥有这份见解的年轻人,红到发紫的年轻歌唱家。
是的,在老杨的心目中,唱过驼铃,唱过我的中国心的宋到,算是年轻歌唱家。
这样的一个人,真没必要,也没道理撒谎。
以宋到当下的身份地位,实在没必要去争抢一个作者的名头。
两人随后又聊起包惜弱的“圣母”,聊起杨康这人的悲剧命运。
聊到畸形教育的产物欧阳克,聊到江南七怪的“侠义”困境。
渐渐的,连杨思远自己都没发现,两人之间的交流从最初的质疑,变成同好之间的交流,再变成他这个读者,向宋到这个作者去请教。
射雕这部书里面,既有家国情怀,民族大义,又有江湖恩仇,市井百态。
更有宗教人文,观念冲突。
全书出现的人物,性格不同,命运不同,结局也不同。
如果只是简单的囫囵吞枣,如果看这本书的时候太过年轻,没有多少社会阅历,那也只能看见一个傻乎乎的年轻小伙子,在最好年华,遇到了两个极品白富美——地位尊崇的公主华筝;江湖大佬的小姐黄蓉。
只有真正喜欢文学,喜欢读书,又经历过社会的毒打,感受过世情冷暖,才能真正从这部里面品味到更多东西。
当两人聊到成吉思汗跟郭靖的“镜像关系”的时候,杨思远就已经主动起身,拿出自己珍藏的好茶,主动给宋到沏茶了。
一般人,根本来不了他家。
能来的,也很难得到他的认真招待。
不过一旦被他接受和认可,那么立马就会非常直观的感受到:这老头其实挺好!
嗯,得认可。
在他不认可的那些人眼里,这人根本没法打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