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246章 秦时在路上,白杨壁垒城!(2)

保证百分百的安全性。

所以世家子弟通常携带大量随从一同参军。

据传诸侯世子、亲王血脉甚至整得出一支满编满装的私军,用于建立战功奇勋。

由此衍生出众多历史上顶着“家兵”名号,最终封王裂土的盖世人杰。

这种古已有之的“仆兵”制度历经无数岁月,仍然被保留。

只不过换个好听的名字,诸如“后援小队”、“安保名单”之类。

秦时本身被列入审判庭的“受保护序列”,其实不需要后援小队作为人身保障。

可一方面这属于保密消息,即便是应凰也无法接触得到;

另一方面,审判庭只提供危及生命的终极救援,确保受保护序列的活下来,但不保证身体的完整程度。

简单概括,便是剩下半口气吊着命就成,断手断脚肢体残缺无所谓。

秦时边发散思维,边把床铺整理干净。

虽然他的人设是关系户大少爷,但没必要装成生活不能自理的纨绔,那叫用力过猛。

很快地,整个大房间就逐渐被填满,一张张年轻面孔出现在这里。

秦时环抱双臂,安静地靠在床头,好像闭目养神,不参与任何讨论。

这很符合他的“关系户+装哥”人设。

左右两边的“室友”颇为活跃,前几批被征召到大开拓运动的“服役新兵”,成分比较复杂。

像启光衡大、甲开科大那样的一流学府,无论是武道系,亦或者灵能系。

那些尖子生不可能直接被派上战场,总督府再怎么铺张浪费,也不至于将衡州未来当成耗材。

所以,按照征兵政策,除去第一批,从军队遴选,整编成先锋营派遣到一线。

后面几批的“新兵”大多来自于部分技术院校的适龄大学生,以及符合征召条件的职工子弟。

对于这一点,秦时并未表现太多个人情绪。

战争是贯彻意志,实现目标的暴力机器。

公平公正与人道主义,更多是强者对弱者的怜悯施舍,完全取决于上位者的心情好坏。

不能当成一条必须执行的标准线要求。

“生命力没有超过二十的。难怪要进行整编训练如果直接派到污染区展开作业,等于送死。”

秦时的精神力扩散,气机无差别覆盖众人,一道道微弱的光点浮现在心灵视界,像傍晚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