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一卷 第34章 这首诗一定会火遍全国!(8)

,生命和谐的序曲在村子里其实也是此起彼伏。

毕竟,在这年头,没有电视,更没有什么智能手机电脑游戏什么的。

人们在大冬天的晚上,窝在家里面,啥娱乐项目都没有,可不就只能玩玩造小孩的游戏么?

而在遥远的京城,诗刊编辑部。

一屋子的主编和副主编以及责编们,正在拼命的加班当中。

因为,下一期的诗刊马上就要印发了。

其他的所有位置的诗歌都已经选好了,偏偏主打位置的开篇诗,却迟迟没有找到满意的。

所以

全体编辑们,加班加点,都在疯狂地拆信看信。

这些信里面,全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文艺青年们的来信投稿。

自从1976年的诗刊复刊以后,一下就掀起了全国青年们喜欢诗歌与热爱诗歌,以及写作诗歌的热潮。

尤其是诗歌又不像小说写作一样,门槛那么高,需要写作的功底与字数。

并且更重要的一点是,诗歌简短而浪漫,又适合在任何时间和地点进行深情的朗诵。

对于处于迷茫与情感波动中的青年男女来说,诗歌往往成为了最好的心灵寄托与精神世界。

不过

爱好诗歌的青年男女们不少,写信来诗刊投稿的也很多。

但真正能被称作诗,并且被选中刊印在诗刊中的作品,却是少之又少。

而这庞大的来稿量,可真的是头疼死了这些诗刊的编辑们了。

简单的一句话概括起来便是,他们需要在“屎里淘金”,而且还是堆积成山的屎。

每一天,从邮电局那边都得安排一辆专车过来给诗刊送信。

别人家单位收信,最多都是按“封”来当计量单位,最多也就一天收个几十封。

可诗刊每天的来稿信件,却是按斤来论的。

这可苦了诗刊的编辑们呀!

而这个时候的编辑又非常有责任感,生怕错过任何一封信,担心里面绝佳的好作品被埋没了。

所以,对于每一封来信都是非常认真且慎重负责的。

“欸!又是一篇打油诗,水平还没我高呢!”

“我这边也是,看了几十封了。就没有一首能押韵或者说有意境的诗”

“严主编!要不,你自己写一首诗当主打诗吧!

再这么找下去,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