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八十八章 :调令(2)

只有在赵大这边才能实现。

何惟道也自然清楚这种情况,所以别看入保义都来的晚,但办事却是最卖力的。

他这样卷,搞得王铎、张龟年、薛沆三个都不得不积极起来。

对此,赵大乐见其成,果然不论在哪,引入鲶鱼都是一种提高绩效的好办法。

赵大这边站在驴车前,忽然听到后头的薛沆说了句:

“我保义都果然龙马精神,使君果然练的好兵。”

是的,自咱们的赵大升为右厢兵马使后,也能被称呼为一声“使君”了,来到大唐的四个月,赵大就从一介溃卒升任为中高级的兵马使,可谓进步神速。

赵大听了这话呆了一下,扭头就要喷薛沆,却看见驴车上的几人都在点头。

这下子赵大犹豫了,回头问道:

“何以见得?”

赵大带领千人队伍的经验还是太少了,此刻赵六、王铎这些在军中七八年的,甚至更久的,就开始从他们的角度开始评价他们自己保义都的吏士。

说武士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各都各军都有自己的牙兵武士,这些都是善战恩养的,他们也往往承担着部队的绝大部分攻坚任务。

所以在唐军的藩镇营头中,往往一支千人的队伍,主攻部队是三百,能承担防守任务的是三百,剩下的就只能运送运送物资了。

但因为赵大的治军理念,他对各队的要求都是百分百是战兵,对于这一块抓的很紧。

所以即便这会保义都是散漫行军状态,但依旧按照队的编制行军,而且旗鼓分明,步槊在手,甲胄也挂在辎车上,随时能应对突发情况。

赵六、王铎等人就是从这一点看出保义都的真实战斗力已经不弱于藩内的那些黄头军了。

赵怀安开始还将信将疑,忽然看到一个眼熟的五人队从自己的驴车旁边走过,直接喊了过来:

“小傅你过来一下。”

是的,这个小傅就是傅三,傅彤,那个在邛州守仓的周德兴的部下。

傅三从赵大旁边过的时候,胸膛就挺起来了,忽然听到自家都将真的喊自己,忙奔了过来,他激动道:

“都将,你还记得傅三啊!”

赵大没说话,旁边的赵六就笑道;

“记得,咱家都将忘不了每一个他手上的兵!”

赵六这话说的好,赵怀安难得为他点了赞,然后他就问道: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