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一章 :借将(7)

,这挣大钱的机会可不多,他非得薅光赵大不可。

而他之前带着的四十多个善骑的山棚则被赵怀安留了下来,并交给了刘知俊管带,这些天一直由小刘带着磨合。

就这样,保义都的整体实力又上了一个台阶。

除了赵怀安本来老营的二十五个队,现在又补了一个突骑队,八个重步队,总兵力达到了精兵一千七百人,辎重乡夫、苍头一千八百人的规模。

整体实力已经超过川西藩下的任何一都,真正做到了西川第一强兵。

就这样,赵怀安在这里积蓄着实力,不断将此前的缴获转为甲械、武士,只为在稍后的决战中,立下不世之功!

很快,幕府第一次召集了全军都将。

高骈立于高台,左杖黄钺,右秉白旄,身侧是一身戎装的南诏废太子隆舜,几名南诏大将都站在他的身后。

赵怀安等各藩都将都齐齐立在大鼎的两侧,看着高骈捧着一面黄娟,在香火前,大声读着手中的征南诏誓师文:

“古之英主,必有征伐。禹征三苗,武王伐纣,汉武逐匈奴,皇考定突厥。此数君者,岂愿涉险犯难,兴师动众?盖以不除奸逆德不彰,不平祸乱民不宁。”

“南诏蒙氏,权臣当道,幼主蒙隆舜被逐于外,国政紊乱。群臣蒙冤,百姓苦苛政久矣,对奸佞之恨,刻于肺腑。彼等困于危国,翘首以待,盼我王师,犹枯苗之望甘霖,南诏倾覆之象,昭然若揭。此乃天赐良机,岂容错过。”

“朕又岂惧征途之艰、营帐之陋,舍琼楼玉宇而赴尘烟?只因朕年幼不谙兵,幸赖门下公高骈,晓畅军事,忠用国家,正可代朕掌戎机,杖黄钺,代朕亲临。”

“今四方将士云集,兵甲耀日,所向披靡,所谓:农夫春种,方得秋收;将士奋战,终获嘉奖。”

“若能勠力同心,破城平乱,加官进爵,朕言出必行。若敢畏缩逃亡,背弃军伍,严惩不贷,罪及眷属,此乃国法不容,古今一理。谨记朕言,各宜自勉。”

此番誓师文念完,包括赵怀安在内的所有都将都恍然大悟。

原来高骈一直留在这里是为了等朝廷的誓师文啊,虽然不清楚高骈是如何说服朝廷,可有了这道誓师文,军中上下对后面的决战再无疑虑,这已经有朝廷背书了。

于是,人数多达三十多人的军将们,对高骈齐齐下拜:

“我等谨尊圣旨。”

而高骈让人将黄娟誓书封藏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