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四章 :飞夺(4)

不时就会下点小雨。

此刻,驻扎在汉源流沙河西侧某山上,南诏国剑川节度使杨和丰的五千军势就驻扎在这里。

作为南诏六节度、两都督的八巨头之一,剑川节度府一直是杨氏的自留地,而这一任的节度使就是杨氏家族的酋长杨和丰。

杨氏的前身是生活洱海一带的洱河蛮,据说他们这一支之所以姓杨,还是当年诸葛武侯平南中时赐予的,所以一直被沿用到现在。

后面随着南诏的兴起,以及陆续平定六诏,洱河蛮被驱离了洱海,到了现在剑川一带扎根,杨氏也就是从那个时候成了剑川一带的土豪的。

后来南诏大扩张,杨氏就加入到了南诏国,就一直在剑川地区有着极强的影响力,而且杨氏在朝廷、寺庙都也有不小的影响力,大量的杨氏族人为卿官,为僧侣。

用一句南诏冠族来形容他们杨家是一点不过分。

所以正常来说,能让杨和丰烦恼的事情并不多,但现在倒真有一事,让杨和丰左右拿不定主意。

不是他优柔寡断,而是事关家族百年兴衰,他实在不敢不谨慎。

那就是,现在到底是该站国主酋龙,还是站那位太子隆舜。

从理智上来说,国主酋龙作为他们的王,自然是要站在王一边的,可隆舜那边却是代表着未来。

他们这些南诏上层贵族很清楚,以南诏国的实力和大唐西南诸藩相比尚且不敌,更何况和长安呢?

所以每每南诏劫掠,都是在长安出援兵后就返回,可这一次他们掠川西,却是真的因小失大了。

因为他们丢了嗣君隆舜。

不是隆舜有多贤,而是他是酋龙那么多的儿子中,唯一一个成年的,一旦隆舜不再是太子,而酋龙老了,国内立马就会和陷入四分五裂,这是隔壁高原的吐蕃上演过的。

而且一个更现实的就是,有了隆舜作为带路党,唐军可以直接攻入南诏。在以往,唐军也曾数次攻入南诏腹心的洱海地区,但那几次,唐军无一例外都是全军覆没。

但以往几次,可都没有南诏的太子作为帮助啊,所以你让现在的南诏军将贵族们如何有信心。

他们哪里是要诱敌深入啊,完全就是一溃再溃,要不是国主酋龙又从国内调来了三万大军堵在大渡河上,这些贵族早就放弃汉源,撤回国内了。

可即便如此,有五六个贵族都还不满,他们已经联络好了,准备趁今日酋龙召集各军大将的时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