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打通这条水路,赵怀安需要和这些地方人物混个脸熟,所以每到一地就干三件事:
“招兵、赴宴、交朋友。”
赵怀安每到一地,给下面的兵额就是五十,专门选那种苦大仇深的,又参与群体活动的,比如烧炭、伐木的苦工。
这些人也不要多,每地收五十,专门编为一队,然后隶在保义都各队将下。
现在赵怀安已经开始有意识地为后面扩军做准备。
以他目前的兵力,精锐是够精锐,但却人数太少,不利于结成一个军事集团,所以必须要扩兵。
现在最稳妥的扩兵方式,就是先以老带新,将原先每队五十人,扩编为百人,将总兵力扩到三千。
现在因为在江上,只能彼此先熟悉,等到了光州后,再开始大练兵。
就这样,一路走一路停,一直走了七八日,才到了他们此行的一处靠岸站,戎州。
戎州这地方赵怀安没来过,可很快就认识到此地的彪悍了。
就在刚刚,赵怀安还在甲板上看到一群穿着,带着类似后世苗族头巾的几个人,公然在岸边将一伙人给砍了。
然后这些人看了一眼赵怀安的船队,就提着这些人的脑袋奔进了山林。
赵怀安不认识,可他麾下有认识的呀。
当日在鸡栋关的时候,杨庆复让赵怀安出关搜山,其中派的一名向导叫文武坚,此人就是僰道的僰人,后来就顺势进了保义都,还在胡弘略下面做了个什将。
此时赵怀安让人把文武坚喊了过来,问刚刚那群人是什么人。
文武坚羞涩地回道:
“这是我们僰人,而被杀的应该是附近的僚人。”
随后在文武坚的讲述中,赵怀安明白了僰人和僚人的恩怨。
原来僰人算是戎州这片的土著了,早在周武王伐纣就参与了,后面到了蜀汉,诸葛亮还曾征伐过僰人,并招降当地土酋,送了一百面铜鼓给他们作礼物。
可到了本朝,云贵一带的僚人却大举进入川南,开始挤占了僰人的空间,于是彼此部落因为山场以及和汉人的贸易,杀得世代为仇。
所以刚刚赵怀安看到的这些人,就应该是因为仇杀了。
听到这里,赵怀安问了一句:
“那些僰人愿意应募当兵吗?”
文武坚想了下,摇头:
“应该是不会的,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