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公素还和戎州刺史裴恪一样,也安排了他十六岁的长子董光第进了船队,以后就在光州帮忙做事。
这是又送女儿又送钱,现在连长子都送了过去,这董公素是越投越多,此时已经彻底下不来了。
就这样,赵怀安离开了泸州后,穿合江、过渝州,尤其是在渝州这里招募了巴人义从百人,然后就继续沿着长江而下。
之后的水路顺风顺水,经涪州、忠州、万州、夔州、归州、峡州、过了天险西陵峡,然后从夷陵到江陵、再到鄂州。
其间水路三千里,用时十六日,吃了十一顿大酒,见了九名刺史,募沿江义从八百,然后终于在五月初十二日这一日,他们抵达了长江重镇鄂州。
在这里赵怀安有两个选择,一个是直接从这里转水道,沿着涢水向北到随州,然后在这里上岸后向东走一段路就可以抵达申州,然后几日后就能抵达光州了。
这条路更快,可赵怀安还是选择了第二条路,那就是继续沿着长江向下,然后在庐州边的濡须水转进巢湖,然后继续沿着施水到淝水,然后抵达寿春,再从寿春逆着淮水,最后抵达光州。
之所以选这条更折腾的,除了有彻底完善这条连络江、淮的商道之外,更重要的,还是那句“富贵不还乡,正如锦衣夜行”的心理在作祟。
他赵大发达了,不回去,那不是白发达了?
于是,赵大离开鄂州后,只在蕲州刺史裴偓这边吃了一顿酒,此人是圆脸老裴的近支兄弟,专门得了裴恪的书信招待赵怀安这位家族的未来女婿。
对此,赵怀安一无所知,趁着本月难得的西风,带领船队直下濡须水。
下一站,寿州!
家乡父老,当年逃难出去的赵大,他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