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淮南的,他也配弹劾老子?他弹劾我,我还弹劾他呢,我看这人就是山棚的黑伞!是大老虎!”
赵怀安气坏了。
原来就在昨日,驻扎在定县的王进遣快船进山,将一封节度使幕府的弹劾奏折送到了赵怀安手里。
这弹劾折子只是节度使刘邺转送的,弹劾他赵大的是他隔壁的邻居,黄州刺史。
那黄州刺史直接给朝廷写了一封弹劾信,直接弹劾他赵怀安兴师动众,无故入山,使得申、黄、蕲三州骚然,如今已有大量的山棚出山,进犯黄州的麻城等地,地方损失惨重,百姓流离失所。
而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就是他赵怀安,然后就是对他赵大喊打喊杀的!不仅要把他赵怀安撤职,还要赔偿黄州的损失,糟老头子,坏得很!
不就是之前船队过境的时候,没找他吃过酒嘛?就这么小气?
不过这黄州刺史是愣子,朝廷可不是,对于赵怀安这样为国立下大功的人,这屁股坐在光州刺史的位置还没坐热呢,就被褫夺?
到时候天下还以为他们李家苛待功臣呢!
所以,在最后,朝廷不仅将这封弹劾信送了回来,还勉慰了赵怀安清扫大别山群盗的初心,是为了维护国家盐利,这是值得表扬的。
不过,朝廷还是罚了赵怀安三个月的俸禄,其理由是,黄州的确因为赵怀安清理盗贼一事而受了损失,还是要受到处罚的。
此外,朝廷在行文的后面,又给赵怀安上了一条紧箍,就是让赵怀安只准剿境内的贼,不要影响到周边几个州的治安,更不允许越境清剿。
本来到这里,行文还是一封简单的处理地方纠纷的旨书。
可在行文的最后,朝廷却忽然开始强调光州的任务,一个是维护淮水水道的安全,另一个就是堵住中原盗贼南下的通道,凡是不符合这两个的,都不要做。
第一条是一直有的,可这第二条,却是朝廷给地方刺史的下达书文中,第一次郑重提起了中原盗贼的事情。
很显然,此时中原的情况不容乐观。
可赵怀安却对朝廷的处理很不满意。
你要是搞中庸的话,那最少也是各打五十大板啊,可现在,合着就是他赵怀安吃亏?那黄州刺史就没责任?
我剿匪,匪自己长腿跑了,我能怎么办?他们去掠黄州,是我让他们去的?这事能怪他赵大?不应该怪那个黄州刺史连个山棚都挡不住吗?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