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说的办法,真可行吗?”
杨复光之前还在汴州的时候,就和他兄长杨复恭书信频繁,其中就将他和赵怀安的合作说给了杨复恭听。
在现在的杨氏中,虽然子弟依旧众多,光他们“复”字辈的,就有九人。可真正掌权的,其实就是杨复光和杨复恭。他们一个在外,一个在内,互相支撑着杨氏的门面。
此时,杨复光听侄子问得这么直接,心里已经晓得兄长怕是已经心动了,只是怕面子上不好看,于是顺着话道:
“以我看,这事不妨应了。那高骈一倒,西川以成危地,那田令孜想让他的烧饼兄长去,就让他去吧,反正咱们也拦不住,不如顺水推舟,先让兄长重回中枢再说。”
想了想,杨复光从旁边拿起一个木匣,然后递给了杨可权,嘱咐:
“小杨,这里面是我这次的捷报表,你务必要带给我兄长,至于如何做,我信中已经说了,让兄长务必努力做到。”
杨可权一听这竟然是捷报,一喜,问自己能否看一眼,见杨复光点头,这才小心览读,看完后,将信又放进了木匣中,然后贴身放好。
杨复光点了点头,见这个小黄门没有多嘴,心里多了几分好感。
那边,杨复光忽然问了一句:
“既然那田令孜想让他兄长去西川,是不是朝廷答应南诏和亲的事了?”
小黄门点头,然后笑道:
“大体意思是的,不过外朝还有反对的声音,圣上也舍不得,所以先还拖着呢。”
此刻见杨复光心情不错,他终于小心问了句:
“叔,咱们杨氏现在的确艰难,就算义父重回枢密使,要想将你推到招抚使的位置,怕还是有些困难,这份军功的确及时,可是不是还能再稳妥些?”
杨复光知道意思,邹眉道:
“朝廷那边又有什么想法了?”
杨可权忙摇头:
“没有没有,就是这功劳要是再大些,咱们底气也足些,总不能又去求田令孜吧,义父实在恶心坏了这人!”
听了这话,杨复光对他那个兄长心里冷哼:
“又想什么都要,又想面子在,哪有那么多好事啊?”
他心里烦躁,甩了甩手,就让杨可权先退下了。
望着那小黄门恭敬离开,杨复光心里叹了句:
“谁都靠不住!要靠也只能靠我自己!”
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