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二百一十五章 :黑衣(1)

乾符三年,二月十日,冤句,白沟水北岸。

此时,城外西南三营,三千五百保义衙内马步军,旌旗猎猎,精甲曜日,列大阵于营外。

当赵怀安、杨复光的骑队抵达时,全军吏士登时爆发出山呼海啸的欢呼,随后在隆隆的战鼓中,八个都及赤心都的吏士们,振臂高吼,随后便在各队队将的带领下,随着旗帜,鱼贯登船。

这一次,中原三藩行营调集了大船二百艘,平均每艘都在二百到五百石之间,载百人。

随着保义军吏士们陆续上船,后面的随夫和附军则挑着军资、牵着骡马上了剩下的。

最后吏士与附军用船七十艘,骡马也用了七十艘,剩下的六十艘大船,全部都是五百石的漕船,共载米三万石。

在各级军吏、幕府度支的调度下,保义军出征八千五百人,骡马两千头,各色军资甲械无数、稻米三万石,虽然也很混乱,但总是有秩序的。

此刻,在岸边的芦棚下,如杨守立这些神策将们看到这涓涓细流的场景,内心震撼。

说那保义军有多能打,他们都是没见过的,所以心里多少还是没太多概念,只认为这些人不过是仗着兵马多,就耀武扬武,然后实际战力应该也就那样。

毕竟保义军才成立多晚?了不得两年多吧,这个过程中又不断扩编,其真实的战力水平估计也就是义成军那个档次,虽然在南兵中已经是强了,但在中原诸雄藩面前,还不够格。

可当他们看到眼前这番秩序,在场没有一个再敢有这样的自大想法了。

能将如此庞大的人员和物资调度成这样,这已是天下强兵了。

就如现在陆续登船的保义军,其武备加随夫将近九千人,这人数听着好像没那么多,可真的看到了,就晓得什么是人山人海了。

他们在芦棚下面看,是真的一眼望不到头,数不清的武士、随夫发出巨大的噪音,到处都是吼声和怒骂,但却依旧给人秩序感。

那一面面飘荡的军旗,那穿着簇新军衣的武士,那矫健如龙的战马,这是一支可以纵横天下的精兵。

在其他队伍陆续上船时,岸边的部队依旧保持着阵列,宛若一座座堤坝,守卫着身后上船的袍泽。

这已不仅是纪律的问题了,而是这些部队已将交替前进、撤退这样的操典刻在了骨子里,真难怪当日这些保义军步甲在穿山铁铠后,那些草军反复冲击都不能冲动他们的阵型。

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