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则缓缓开始了大家最感兴趣的文化教学环节
坐在校场台子上,面对着足足数百双好奇的眼睛,你缓缓开口:“昨日讲了三英战吕布的故事,今日便讲讲赵子龙于长坂坡大战曹军八十三万大军,并连斩五十余名曹将的故事”
“事先声明,本故事大体是三分演义、七分史实,而部分内容则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咳!那咱们就开始了且说赵云乃是刘备手下大将,骑一白马照夜玉狮子,使一杆龙胆亮银枪,有万夫不当之勇彼时曹操横扫北方,唯南方未定,于是携八十三万大军南下荆州,吓得荆州牧刘琮直接请降,而远在新野驻军防曹的刘备则因此而猝不及防,于是被迫携民渡江咱们的故事就发生在携民渡江期间”
三言两语之间,一段三国演义里的经典桥段就这么被你当众讲了出来!
至于为什么要讲三国演义?那是因为你之前就已经讲完了那些比较著名的战争历史,从武王伐纣一直讲到了岳飞抗金,若是再往下讲,那就只能讲岳飞冤死风波亭了
所以迫不得已之下,你只能拿出了正史以外的演义来凑数,虽然不够真实,但起码能让大头兵们听得懂也听得爽,进而加深一下“忠君爱国”的封建主义价值观的教育工作
于是乎,一个白马银枪的帅气将军形象就这样浮现在了大家的脑子里:他忠于君主,他能征善战,他形象完美
宋兵甲:天啊!这简直就是我!
宋兵乙:乐!
总之大家都听爽了毕竟这种忠心救主,还在穷凶极恶的敌军人海里面开无双的故事,对封建社会的士兵堪称是爽文中的爽文
但事情总有例外,比如正当大伙都还沉浸在你的故事中时,突然有个不和诣的年轻人声音冷哼道:“吹!你就吹吧!还勇斗八十三万曹军曹操他自己知道自己有八十三万人吗?”
一刹那,众人先是一愣,而后不悦地向他瞪了过去:妈的!老子听个爽文,还用得着你来提醒?
谢谢你啊蒙鼓人!要不是你足智多谋,咱们可就都被蒙在鼓里了啊!
总之,大家都很不开心地望向这个自以为是的人间清醒
但此人却似乎并不觉得自己有什么问题,面对众人无语的目光,他不满道:“你这不仅瞎填人数,而且还总是鼓吹三国的古人有本事你说个咱们大宋的英雄人物啊!”
“比如岳元帅!赵云的战绩是假的,咱们岳元帅的可是真的!你这放着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