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57章 她也是我和你play的一环(6)

?”

薛宝钗摇摇头道:“侯爷的喜恶不是没来由的,既然侯爷不喜这门生意,这门生意便有它不对的地方,只是我眼拙,并没察觉出其中的问题。”

“要购买丝绸的那个人,昨日去了府衙,是个倭人。”

“倭人?”

薛宝钗认真思虑了下,“倭人曾经刺杀过侯爷,是祸患,不是能一同做生意的人。这门生意,我们固然会赚,但倭人同样赚的不少,而且会让他们牢牢掌控海上的商路,这对我们也十分不利。”

“倭人缺丝绸,洋夷更缺,要价也不会低,若是往后都只供应给了倭人,由他们再加价给了洋人,便让我们的利益大打折扣了。”

“眼前赚得的银子只是一点甜头,侯爷的选择是没错的。”

岳凌微微颔首,“你和我的想法是一样的,我的目的是让江浙真正能够将商货远销海外,赚洋人的银子。成立一个专门的衙门市舶司,由官家牵头,出海船护卫,远渡重洋做海贸。”

“这样才能保证收益的稳定,以及利润能覆盖到更多的人。”

“不但手工业需要更多的工人,制船,水手等一应的人都缺额许多,这样才会让如今寻不到生计的人,谋到出路。”

此世没有郑和下西洋,世人对海外的事知之甚少,多是有洋夷来这边,才能知晓一二,由此对于未知的世界,大多数的人都不愿意出去冒险,正是因为没有保障。

而若是由官府来牵头做事,有强大的海军护航,肯定会有更多的人加入其中,做成大昌朝的下西洋壮举。

这不是为了炫耀国力,而是为了获利。

其中还有更深层次的考量,若是真要新政改革,处处以银子作为结算的货币,大昌朝的白银储量根本就不足够,只有吸纳了外面的白银,才这能让银子流通起来,更好的为新政输送血液。

只是岳凌所绘制的蓝图,实在是不知多少载后才能实现的场景了。

从最初应对倭寇袭扰的片板不下海,到万艘船只渡大洋,可不是一朝一夕能实现的。

只是岳凌诉说了心底的愿望,便让薛宝钗想入非非了。

她是这能想像到岳凌所说的景象,就越发坚信,跟在岳凌身边,会慢慢看到更加与众不同的风景。

“说来,侯爷要摸清近海的商路,早在之前就由薛家二房在跑了。他们就是薛家做海贸生意的,最远曾去到过天竺,但从他们口中说,天竺也不是最西边了,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