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二百一十六章 方法(2)

,爆发怒吼:“什么勾八神,不让老子活,老子一样砍了他!”

听到阎三勤的话,其他的人不禁被阎三勤的气魄感染,纷纷嚷嚷道:

“我们的痛苦都是那些神造成的!一定要砍了他们!”

“他们是神又如何,老子只信手里的刀!”

从古至今,不让他们活,他们就让谁死!

神都不行!

石飞闻言,不由得高看了阎三勤一眼。他没想到,这个看似枯瘦的汉子,竟有几分英雄气概。

“对!砍了他们!”之前那个说要帮助石飞的少年也大声喊道,稚嫩的脸上满是坚定。

石飞拍了拍少年的头,对着所有人说:“造反一定要规划和目标,我跟大家说个几十年前故事吧。”

几十年前,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等人以宗教为纽带,在广西金田揭竿而起,迅速席卷整个南方,建立了太平天国。

他们的旗帜上写着“天下太平”,口号是“杀妖除魔”,吸引了无数饱受清廷压迫的百姓。

太平天国的崛起如同一场狂风骤雨,短短几年间便占据了半壁江山,甚至一度威胁到清廷的统治核心。

然而,太平天国终究只是昙花一现。神权与皇权的矛盾,成为了其内部的核心问题。

洪秀全在太平天国中更像是一位宗教领袖,类似于教皇,专注于思想与信仰的传播。而军事和内政的大权则牢牢掌握在杨秀清手中。

两人在太平天国的建立过程中,一度配合默契。一个抓宗教信仰,一个抓军事,相互扶持,共同推动了这场声势浩大的起义。

但是,随着权力的膨胀,两人之间的矛盾逐渐激化,最终导致了太平天国的没落。

杨秀清死后,洪秀全难以全面掌控太平天国的局势,内部权力斗争愈演愈烈,最终引发了严重的内乱。

清廷趁机反扑,太平天国在内外交困中迅速崩溃,曾经的辉煌化为泡影。

尽管太平天国有许多农民起义的局限性,但它并非世人想象中的那般愚昧。

权力巅峰时期的太平天国,颁布的资政新篇让西方传教士都瞠目结舌:设立女科科举,准女子参政;推行公产制度“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更明令禁绝鸦片、废除奴婢。

在南京城里,戴玳瑁眼镜的读书人用自鸣钟计时,在铅活字印刷的天朝田亩制度上勾画乌托邦蓝图。而千里之外的紫禁城,军机大臣们还在用朱砂誊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