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35章暗流下的诊断革命(1)

夜色深沉,医院走廊的灯光依旧明亮如昼。

林修远刚从值班室出来,就听见急诊科方向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和推床滚动的声音。

“病人突发胸痛,血压升高至180120,心率110次分,四肢冷汗,意识模糊!”护士快速汇报病情。

林修远眉头一挑,快步上前查看患者情况。

这是一名中年男性,约50岁出头,脸色苍白,额头布满冷汗,呼吸急促,显然是急性心血管事件。

他一边检查患者,一边迅速将基本信息输入刚完成第一版的智能诊断系统。

几秒钟后,屏幕跳出分析结果:

>主动脉夹层可能性:92.7%

林修远瞳孔微缩,心跳瞬间加快。

这是一个极其危险的判断,但也是最可能致命的病症。

“立即安排cta(主动脉ct血管造影)!”他果断下令。

“什么?!你确定是主动脉夹层?”旁边的实习医生惊呼出声,“这么年轻的病人”

“不是年轻与否的问题,”林修远语气冷静而坚定,“而是症状、体征和数据综合分析后的结论。”

正在此时,麻醉科的高晓琳恰好路过,听到这句话停下了脚步。

她是个理性且专业的医生,对医学技术有着近乎苛刻的追求。

看到林修远如此笃定地做出这个高风险判断,她没有质疑,反而走过来,“需要我帮忙吗?”她主动开口。

林修远点头:“请协助安排cta,并准备好介入手术准备。”

短短半小时内,在林修远的指挥下,所有流程有条不紊推进。

最终,影像学结果显示——正是主动脉夹层!

整个急诊科一片哗然。

主动脉夹层是一种死亡率极高的疾病,一旦破裂几乎毫无生还可能。

而林修远在没有典型撕裂样胸痛表现的情况下,仅凭几个基础数据和初步症状,便做出了准确判断,成功抢回了黄金救治时间。

所有人都震惊了。

高晓琳望着林修远那台屏幕上闪烁的数据流,眼神渐渐变得认真起来。

几天后,她在休息室找到了林修远。

“你那个系统,能让我看看吗?”她直截了当。

林修远略显意外,但还是打开了程序界面。

高晓琳接过鼠标,

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