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有甚者就是偷偷弑君。
换个听话些,不折腾的新皇帝。
所以他此时这么说,即是想要再劝一劝自己这个儿子,提醒他此事有多么危险,同时也是提前给他打个预防针。
如果他真的被人害死的话。
他这个太上皇大概率是不可能替他复仇的,因为稳定人心和皇权更重要。
所有一切都是不得已为之。
“明白,我能理解”
雍和帝这么说,自然也就意味着他没有改变自己的心意,还是坚持变法。
太上皇也没辙,叹了口气,又道:
“既然如此,我待会儿就把手里的兵权都交付给你,然后搬到皇家道观清修,同时你记得守好皇家道观那边,朕可不希望哪天被人劫持出来,然后带到皇宫这边攻打皇宫,你明白朕意思吧。
虽然可能朕死了你更安全些,但朕还不想死,所以你记得守好皇家道观。
既别让人劫持了朕。
也不要让别有异心之人接近朕。
还有就是,在执行你那些个新政之前,记得先找个借口,把你那些个弟弟全都圈禁起来,实在不行,暂时贬为废人,让他们去替先帝守陵也可以,总之千万别让百官勋贵有机会与他们接触。
不然别说他们本就觊觎皇位了,哪怕是不觊觎皇位,恐怕也会被裹挟啊。
不过如果哪天你新政彻底成功。
你那些弟弟当中比较安分的。
你还是得照顾照顾啊!”
皇权,或者说权力纷争,有时候不是你想独善其身就能独善其身的,再没什么野心的王爷突然满朝文武百官都偷偷递信说,现在这个皇帝太不像话了。
我们想拥立你做新皇帝。
谁能不心动?圣人怕也得动摇!!
毕竟百官勋贵全都直接反对皇帝有些名不正言不顺,也不符合儒家道义之类,所以得找个领头羊才能名正言顺。
因此很多时候皇族内部的争斗。
实际上是皇帝与世家勋贵的争斗。
与文官集团的争斗。
是既得利益群体,觉得现在这个皇帝做的事情损害了他们的利益,所以要换一个,如果皇帝胜利,那就是来了次中兴,而既得利益群体胜利的话,那就是继续走皇朝下坡路,多个傀儡皇帝。
正是因为懂这些,同时是既不想自己被害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