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126章 办报(4)

光良接触的多。所以他说要合伙,我当即就答应下来。毕竟对我来说,没有什么损失,真要亏本了,他亏的最多!”

杜月笙摆摆手,说道:“我等会让账房给你拿5000大洋,你这次办报的损失算我头上,再说我一向喜欢投资报业,这个新报纸你替我算是打入进去。”

“多谢杜先生”

洪雁宾没有推辞。

两人聊了一阵,杜月笙很好奇陈光良如何扭转局面,所以让洪雁宾要常向他报告一下,看看是否真有那么神奇的人。

当然,若是办报失败,说明陈光良只是一个运气使然的人,并不是真正有本事的人,而且还喜欢吹牛。

三天后。

在两位律师的见证下,东方报社正式成立。

陈光良出资3.5万大洋,占股70%;洪雁宾和黄春荪以商报入伙,占股30%。

随后。

在会议室里,陈光良召集所有的管理层,包括洪雁宾、黄春荪在内,进行大刀阔虎的改革。

他首先开口说道:“张主编,在新的报纸东方日报没有创刊前,商报继续发现,报社不得人心浮躁,我们是焕然一新,不是倒闭。”

主编张静庐连忙说道:“没问题,总经理!”

连洪雁宾、黄春荪这样的人物,如今都甘心为副手,他自然不会跳出来反对什么。

陈光良点点头,随即说道:“东方日报依旧会聘请大家,但以我们现在的人手是远远不够的,所以要招募新的人才加盟,大家安心就行。”

众人吃了定心丸,新东家没有过河拆桥的打算。

接下来,陈光良开始说道:

“东方日报依旧是出四张纸,但我们要逐步采用文摘文的方式,来改善报纸的布局。就是文章短小,栏目众多,通俗易懂,适合不同年龄读者的口味。”

“正刊的特点要是:大量采写社会新闻,以吸引读者,时效快,报道面广,特别是本地新闻。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要招募20~50名的记者。”

“副刊的特点是:刊登上海新闻界、文艺界名家的文章;邀请懂赛马、懂赛狗的人,来撰写马经、狗经;邀请武侠家,来连载。”

马经、狗经、连载,都只是一开始‘拉人气’的手段。

只要东方日报有足够的销量和人气,那么社会名家自然原因撰稿给他们。

张静庐提出疑问道:“这种报纸该如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