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33章 时代脉动:一篇作文上北大(3)

时候你考到哪儿我就保送到哪儿,咱俩双宿双飞,不带大哥了”

等候他的是十来双白眼,以及多余“梆”的一拳。

“背叛大哥,家法处置!来人啊,抬起来,门框伺候!”

于是掏裆就被一群小鹰们抬了起来,双腿叉开,向门框发起狂猛冲锋。

“哎哟我草草草草”

哭鸡尿嚎的声音响彻教室,所有人欢畅肆意的笑声点缀了方星河最后的悠乐青春。

虽然掏裆痴心妄想,但是,当下阶段全国父母师长以及学生本人确实被勾动了新的愿望——写好作文,保送名校。

报纸上一直在热炒,现实中,新概念也成为热词。

如果此时有百度搜索指数,那么新概念作文将毫无悬念的登顶全年第一,第二却不是上了北大的陈佳勇,而是突然“崩盘”的韩涵。

26号,方星河安安静静的参加中考,发挥稳定,该拿的分数,一分没丢。

而就在中考结束的第二天,29号,韩涵八门功课七门挂科,将要留级的消息登陆上海两家大报。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好大哥突然“火”了。

区区一次留级,居然引发了全社会关于素质教育政策及“学校应当培养全才还是专才”等系列教育问题的激烈讨论。

除了方星河,没人能够预料到这一点。

暴富多余他们带着一堆报纸来到方星河家里时,特别不忿:“最近报上天天都是韩涵,妈的,留个级都能闹出这么大动静!”

掏裆却很兴奋,杠道:“可我觉得他挺酷啊!专家不也讲,读书有个屁用!”

方星河皱了下眉,压着火气开口:“你们要看到我们俩所处的不同环境,所造成的资源差距。”

“啊?啥玩意?!”

小弟们大眼瞪小眼,压根没听懂。

“上海有几百家报纸,千多万人口,随时随地都能采访韩涵,写出报道之后,几百万本地人愿意看。而我们这里”

方星河伸出手臂,缓缓张开,像是在拥抱家乡,又有一种难言的沉重。

“我们生活的这座小城市,什么都没有,没有人,没有媒体,没有工厂,没有高楼大厦和繁华热闹的商业中心,甚至都没有星巴克和肯德基。

我的故事,最多只能在几万人口中传播,而你们的英勇与悲伤,没有任何人在意。

如果我们不能摆脱这一切,等到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