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68章 来,往大了搞(4)

钟头,把最激烈的部分剪出来,肯定好看!”

宣传口领导点评:“即可以追逐社会热点,又可以追逐人物热点,选题特别灵活。”

校长主动帮忙查缺补漏:“如果主宾不是很擅长言辞,副嘉宾也可以一唱一和,各自扮演正方和反方,不影响话题推进。”

刘大山:“高啊,真高!”

唉瞧瞧你这地位!

方星河仍然觉得,想把节目真正做好没那么容易,可他不准备扫兴,笑笑拉倒。

“小方,第一期主嘉宾肯定是你了,你对文化学者和观众有什么要求吗?”

“没有。”

“可以有的。”

副台长忍不住讲到最直白:“台里完全可以找两个欣赏你的学者,再把观众细心筛选一下,给你营造一个良好环境”

“没必要。”

方星河的拒绝,反而愈发坚决。

“只要有流程,有秩序,有我开口的机会,我不惧怕和任何人正面放对。全程一团和气,那还有什么精彩可言?”

房间里的大人们集体侧目,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做“乳虎虽幼,已有吞牛之气”。

“那好,我这就回去筹备节目。”

副台长茶也不喝了,匆匆起身。

“主持和嘉宾都好办,现场观众的筛选恐怕要费些时间,咱们长春就那么两所名校,太缺人才了,我们只能努力把工作做到尽善尽美”

别看这副台长很爱蹭,但是思维特别敏捷。

第一时间就意识到观众应该请一些同龄人里的高材生,这样才能碰撞出最有意思的场面。

“您尽管放开选。”方星河马上喂他安心丸,“我不怕同龄人犀利有思想,他们越强越好,敌视我更好。”

一旦这个节目真能办好,那将极大满足方星河的宣传需要。

所以,为什么不往激烈了搞呢?

很多读者不了解1999年,以现在的思维眼光和见识去感受书里那个时代,观感上有偏差,这也正常。

当时文字上最叛逆的是王朔,互联网风格的群嘲文章尚未出现。

韩涵正是吃到第一代互联网的反传统红利,才火到那样的。

但是他们两个的文字烈度显然不如小方。

然后,家庭教育的“最高明珠”是哈佛女孩刘某某。

思想教育的潮流是极致反动。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