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92章 第二天,万马齐喑(5)

都知道它不同凡响。

当然,我不是说它可以和华夏历史上那些传世经典比肩了,没有这样的意思,其实我也拿捏不准到底该把它放在什么层次去讨论,因为这是一篇文章,所以我们只能用文章去对应,这导致我的大脑出现了长久的空白。

王安石22岁时写伤仲永,王勃29岁时写下滕王阁序,曹植30岁时写下洛神赋

我对历史上的著名天才知之甚祥,其他人也一样,所以当两位编辑认为方星河此文偏激、乖僻、粗野、黑暗、文字糙燥水平不过尔尔时,我脱口而出:他今年14岁!

编辑室当时安静了好一阵子,之前大家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文章本身上,自打那一刻开始,我们终于将文字和方星河本人结合起来看待。

这很麻烦,真的很麻烦。

因为单看文字它在我们当今这个时代便足以振聋发聩,方星河将性、暴力、谎言三个单独的元素提炼出来并组合到一起,批判正在国内泛滥的黑暗自由主义,最后升华为爱和救赎,这太惊艳了。

我能想到的只有寥寥几个先例——

帕特里克的香水,通过谋杀与香水制作,探讨了性、暴力与艺术的交织,揭示了人类对欲望与控制的极端追求。

布雷特的米国精神病人,通过帕特里克的暴力与性行为,探讨了消费主义与人性扭曲的关系,揭示了现代社会的空虚与病态。

,探讨了青春期的性、谎言与暴力,反映了青少年对成人世界的不满与反抗。

又或者是发条橙?洛丽塔?1984?

都有一点重合的部分,但都不是,性绝对没有缝合上述的任何一部作品,它就是方星河自己的人生,自己的感悟,自己的绝望和坚强。

那么,再结合他的年龄,我忽然就不知道该如何评价了。

从2月份看到文章起,我经常思考这个问题,也和轶凝、兆言等人讨论过。到现在整整8个月,我们从未发声,不是不想,而是提笔忘字张口忘词。

然后就在昨天,我特意买了几本杂志,带回去给我的孙女和外孙看,成长在幸福家庭里的两个小孩,看得热泪盈眶。

在那一刻,我终于意识到方星河的人生和他的文字到底是什么——

那是一种于绝望中诞生的伟大力量,而方星河用他天生的敏感和强韧的尊严,将之化为文字,因此便具备了打动人心并且流传下去的厚重价值。

我常常讲:写作是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