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93章 第三天,新闻联播上门(3)

之海,里面有志士的诗,伟人的词,数代知识分子的理想、挣扎与觉醒,以及亿万英魂朴素的心愿。

那是何等的宏大!

z世代确实比父辈更红更专,可z世代也缺乏血与火的磨砺,常常不够专注,思考难以深入。

方星河正是一个典型的、博而罔思的z世代。

此番惊鸿一瞥,让他那颗因为星光暴涨而有些浮躁的心,重新沉静下来。

“我会经常想起这些话,谢谢您,陈阿姨。”

“不必谢我,我们决定去做新概念,为的不就是这样一天吗?是我要谢谢你,让我的理想主义有了落处。”

“我知道了。”

方星河只回了这四个字,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却激荡着一种独立于野性和功利之外的东西。

小方还在成长,大方也一样。

接受这样一个时代在自己身上烙下印痕,不坏,不坏!

等到方星河挂断电话,小王喟然长叹:“我听说当今文坛式微,作协也很混乱,整个文化界一片污浊,但是,古典华夏文人今日仍存啊”

刘大山深以为然,竖起大拇指:“校长,还得是您啊,这总结,精辟!”

方星河用白眼狠狠剐他一眼,什么感动都给干散了。

大山讪讪一笑,没话找话:“小祖宗,我看报纸上没什么动静,有了李女士的背书,这回咱们顺利过关了吧?”

“不可能。”

方星河仍然十分冷静:“她只代表她自己,一个母亲病重去世的女儿。”

“额”

刘大山被顶得够呛,强行加戏:“反正不管怎么样,你现在是实至名归的作家了,王老师也夸得那么郑重。”

“越是位置高的人,夸起来越没有顾忌,人家不怕我出头。”

方星河继续摇头。

“而那些不靠作协吃饭的牛鬼蛇神,百分之百在憋大的。”

小王端着搪瓷茶缸抿了一口茶水,悠悠道:“李女士虽然代表不了文学界,但是她能代表很大一部分子女啊。”

人老成精,这句话真的讲到关键了。

李老师的态度,其实意味着方星河的基本盘再次得到扩展,而且是扩向了一个极其特殊的人群——因为意外而失去父母、且感情甚笃的子女。

这类特殊人群对性的共情能力强到离谱,只要能够看到,就必然贡献大量星光。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