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号角、那场初战。
我不幻想大胜,但我们一定能赢!”
“好!”
韩董拍案叫好,眼泛异彩。
“没想到啊没想到,你这个年纪,居然还看过论持久战,了不起啊!”
方星河的思想,简直太对他的路子了。
一是积极,二是勇敢,三是客观,四是坚韧。
老韩也正是一个这样的人,很多批评者诟病他太喜欢扶持大片,却少有人理解他是顶着怎样的压力才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中扶持起了中国的电影工业和商业氛围。
中国电影没有像欧洲那样变成小众艺术狂魔,也没有像日本那样变成二次元天堂,更没有像韩国那样在黑深残中呻吟,真的是一种必然吗?
不,那是努力的结果,很多人的努力。
而韩三坪,正是其中一大关键。
方星河没有刻意讨好他,但老韩深切地感觉到,此乃知音。
知音难遇,他迫不及待的想聊更多。
“小方,我有一个问题:为什么受损的是电影行业?我们的市场并不关键。”
初审已过,现在的问题更像是考验。
方星河当然不怵,他有正确答案。
“意识形态。”
关键词开路,他继续阐述。
“我们的市场暂时并不大,潜力也只存在理论上,西方世界天天唱衰我们的经济,好莱坞难道不知道吗?
他们当然知道,他们是世界上最傲慢的一群人。
泰坦尼克号带来的幻想只是一种必要性不足的补充,西方真正想做的事,是在舆论上压制我们,经济上侵蚀我们,文化上同化我们,最终起到不战而胜的结果。
他们已经在很多地方实现了这一目标,日本、韩国、新加坡乃至东南亚,我走过那么多地方,全都西化得厉害。
好莱坞大片和紧随其后的欧美音乐,正是他们最有力的斗争工具。
所以为什么不是电影行业?就该是电影行业。
您参与过谈判,应该比我更能感受到他们的坚持,狼子野心,昭然若揭啊”
“我服了,你是一个天生的战略家!”
韩三坪十分兴奋,起身在办公室里来回走动,甚至还亲手给方星河的茶杯里续水。
可他的温和只持续了一瞬间,很快就板起脸。
“既然你什么都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