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八十六章 平常事!暗流汹涌,山雨欲来!(3)

衰,谁都知道,陛下在世的时间,恐怕不长了。

此时让一个七品县令,换一个潜邸奴婢的身份,官员们都是求之不得的。

至于朝中的高品文官们,其实也不是完全铁板一块,许多人已开始悄然动摇。

他们中只有一部分与朱允炆绑定很深,其他人则未必。

不过,身为朝中重臣,他们还有资本可以暂时保持观望状态。

有了新的人手不断加入,杨士奇和姚广孝就能从每日写文的繁重任务中脱身,只要审核把关就行了。

为了防止出现意外,写了不该写的东西,有新人加入之后,朱允熥便建立起了严格的三审三校制度。

最后定稿出版印刷发行前,还必须由杨士奇亲自签字确认。

如今的大明日报,被分成了四个版面。

一版仍是写老朱的故事,二版也还是普法。

三版则是写朝廷的动态,当然并不会涉及什么机密,主要是宣传大明朝廷最近帮老百姓做了好事。

比如加固了某段河堤,新修了某条道路,修缮了某某城墙。

或者某地受灾,朝廷下旨减了一些税,宣传天恩浩荡。

再或者某个贪官犯法,欺压良民,杀之以正国法,还百姓朗朗乾坤。

这就是占领舆论的阵地了。

表面上看起来可能不起眼,初看很多人也多半不以为然。

但长期宣传,潜移默化,日积月累,渐渐就会在老百姓心中留下一个朝廷在为老百姓办实事,在造福百姓的印象。

这一条至关重要。

爱国教育,就要从这一点一滴上,开始慢慢入手。

这个时代除了儒家读书人,大谈精忠报国之外,大多数老百姓只有很朴素的是非观,对国家朝廷没有太多的感情。

所谓江山变色,无非是换一个皇帝而已。

老百姓只图有饭吃,才不管那些呢。

报刊上的宣传,就是为了慢慢培养老百姓们朴素的爱国观。

让他们自发的拥护大明朝廷。

使大明的统治进一步稳定和加强。

而第四版则是最特殊一版,主要是报道民间的一些事,也包括低级官员如何办案,衙差如何行事这就有喜也有忧。

有宣传表扬,也有严肃批评。

为了收集素材,朱允熥又引入了记者。

他这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