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一百零八章 识时务!遗忘之事,老朱的提醒!(六千字大章)(5)

大户人家花钱买回家的丫鬟,理论上不用再给她们一分钱了,因为已经付了买身银子。

但实际上,就如同红楼梦里面所描写的那样,丫鬟也会发月钱,逢年过节,还有不少赏赐。

就是为了让她们干活更尽心尽力。

别看老朱对身边的奴婢素来小气,但赏赐有功将士,也是毫不含糊的。

一次便曾赏五千万宝钞,相当于大明两年的财政收入。

如此手笔,不可谓是不大了。

虽然后面的大明宝钞近乎变成了废纸,但老朱发赏赐,还是早期。

那时候的大明宝钞,还是挺值钱的。

办大明银行,印制并发行新版宝钞这是大事,前所未有的大事。

将这件事办好,无异于打了一个大胜仗。

甚至比打大胜仗的影响更深远,意义更重大!

这件事做成功了,当然要重重赏赐一个相关的人员从银行的柜员到印制宝钞的技术人员,都应该论功行赏。

要给大家发奖金!

如此才能聚拢人心。

以后要办事的时候,下面的人才会更加卖力。

要不然,那就是我才拿三千块一个月的工资,凭啥给你拼死拼命干活?

光靠杀头,光靠威压,可调动不了他们的积极性。

磨洋工摸鱼这种事,是大面积大范围的,还真不好去责罚谁!

唯有给他们重赏,他们才会真正用心尽力。

不发军饷的军队,注定打不了胜仗。

任你如何严酷威逼,都是枉然!

但朱允熥还真将这事给忘了。

从后世穿越而来,他至今仍有少许的不习惯。

两处思维在脑海里面打架,又整天忙着朝堂上的权斗,各种刀光剑影,明争暗夺,适应新的生活,以及于遗忘如此重要之事。

杨士奇和姚广孝当然不会有什么意见。

杨士奇从一介布衣,一跃而升为翰林院侍讲学士,一步登天,这本身就是天大的恩赏。

姚广孝则是想改变天下的人,什么赏赐之类的他一个和尚,连肉都不吃,女人也从来不碰,给他金银财宝有什么用呢?

但下面的人不一样。

眼巴巴的跟着吴王殿下做事。

自以为事情办成了,吴王殿下少不得重重赏赐。

结果,啥都没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