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朱对官员的要求极为苛刻,各种繁琐条文众多,凡是官员一旦上任,很少有不犯任何过错的。
但齐此人做事极其谨小慎微,做官多年从来没有出过任何差错,被京中不少官员视为奇迹。
齐泰行礼道:“方先生过誉了,方先生在儒林中名声远扬,齐某亦是久仰方先生之名。”
朱允炆在神游中回过神来,拉住齐泰的手说道:“先生之名,我亦早有耳闻,想不到先生竟愿意来助我!”
这段时间以来,随着朱允熥的声望如日中天,原来支持他的人,不少也开始摇摆不定起来。
虽说文官们大多数更希望朱允炆继位,但真要豁出去,不顾一切支持他的人,还是极少的。
“吴王任性胡来,大明岂能让这样的人掌权?”
齐泰愤愤道:“我大明潜伏在北元的谍子传来了不少北元今冬将大举南下,攻我大明边境的消息。”
“兵部据此发文,令边关将领和地方官员调集兵马,又额外准备了数百万石粮草,令地方协调,快速转运至边境,以防不测。”
“不料,今日却突然接到吴王的指令,明言今冬北方无战事,一切防务准备皆照往常即可,不需要再额外筹备粮草和兵马。”
“这这不是胡来吗?”
“吴王为了让大明军事学院顺利开学,让自己执掌兵权,已是丧心病狂。”
“置我大明边境安危于不顾,置北方数千万百姓的性命不顾。”
“若让这样的人立为储君,登基继位,则我大明亡矣!”
“献王仁义,又是皇长孙,理应被立为储君。”
“我齐泰愿意尽心辅佐。”
齐泰说完,跪下重重磕头。
朱允炆连忙将他扶起,道:“好,以后有先生助我,本王就如虎添翼了。”
方孝孺和黄子澄的脸上,也都浮现喜色。
献王在军中没有任何根基。
齐泰虽不是领兵的将领,但在兵部任职多年,对于军务钱粮极为熟悉。
可以此为跳板,让献王的势力,慢慢深入军中。
齐泰道:“如今秦王、晋王先后离京,但燕王还在,其余诸将也皆被约束在金陵城,不得外出。”
“明日大明军事学院的开学典礼,仍会如期举行。”
“可惜我等竟不能阻止。”
他的话音方落,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