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则若沉迷其中,不去钻研四书五经,圣人之学,便是典型的不务正业了!
方孝孺自己偶尔也会看一下,心里却又对这些极度鄙视。
“吴王听到罗贯中来金陵城的消息,竟亲自前往聚贤楼,说是素来仰慕此人,要会一会他。”
“你现在抓紧时间前往,说不定还能在聚贤楼见到吴王。”
黄子澄抚了抚须,笑道:“文人雅士聚会,他又自称仰慕罗贯中,你正好可以借机出题,让他下不了台,当众揭露他并无任何真才实学的真相。”
“如此既能对吴王的声望造成巨大打击,也能洗涮你投靠他的嫌疑了!”
“妙!”方孝孺站起身来,深深一拜:“多谢黄兄指点!此行若有所成,必不忘黄兄今日之恩。”
黄子澄却不受他的礼,冷冷道:“待你真做出吴王名誉扫地之事,再来拜我不迟。”
“要不然,叛徒之拜,黄某人是万万也受不起的!”
聚贤楼。
此楼地处金陵城北部,距离长江不是很远。
因楼修得较高,故而站在楼上,可以眺望长江之水,风景极佳。
当方孝孺赶到聚贤楼的时候,便看到大量的兵士,早已将聚贤楼团团围住。
闲杂人等,皆不得靠近。
自朱允熥上次遇刺以来,他出行时的防备,早已大大加强。
今日听到罗贯中的消息,朱允熥一时兴起,赶了过来,想见一见这位传说中的“古代之王”。
事先便令锦衣卫围住了集贤楼,只许出,不许再有外人进入。
此时的朱允熥,正在聚贤楼内,与罗贯中相对而坐,望着眼前的老人,莫名有恍惚之感。
史书上关于罗贯中的生卒年间并不具体。
有记载说他在洪武二十三年便已离世,也有人说他活到了建文年间。
与外面不一样,里面的守卫并不算森严。
毕竟,不可能有人提前知道朱允熥今日要来此,也就不可能事先潜伏杀手。
只要将外面围住,里面都是一群读书人,有几名贴身侍卫,足以护得他安全无虞。
“本王久仰罗先生之名,今日来此,是想邀请罗先生前往大明日报写传奇故事。”
此言一出,罗贯中脸上顿时流露出心动之色。
吴王是何许身份?
他亲自相邀,这可是多少人都